丹阳制眼镜 占全球半壁江山

丹阳某光学眼镜公司工人进行镜片成品检验。(新华社资料照片)

游客在江苏丹阳眼镜博物馆参观。 (中新社资料照片)

地处南京、上海之间的江苏省丹阳县,是个人口不到百万的小镇,让人难以想像的是,它是大陆最重要的眼镜生产基地,也是亚洲最大的眼镜产品集散地。官方资料显示,丹阳年产镜架近2亿副,占大陆总产量1/3,年产光学镜片和玻璃镜片3亿副,占大陆总量的75%、全球总量的50%,换句话说,全球每两个人戴的眼镜中,就有一个人的镜片来自丹阳。

丹阳在眼镜行业的崛起完全是个偶然,中国(丹阳)眼镜城党委书记柴剑表示,上世纪60年代末,一批原在苏州、上海等地眼镜厂上班的知识青年借下乡之机来到丹阳。「这些青年到了农村不会干活,就提议办眼镜片厂,这样才有了后来的眼镜产业」。

小作坊 政府大力扶持

一开始,在丹阳开办的眼镜企业只是小规模的作坊型态,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温州商人看上位于南北重要枢纽的丹阳,开始将当地眼镜大量销往上海、南京、北京甚至海外,再加上丹阳政府看到机会,全力扶持,丹阳眼镜行业才真正火热起来,受追捧的程度甚至让丹阳在今年8月推出中国首个「中国丹阳眼镜指数」,做为行业景气冷热晴雨表。

目前丹阳市从事眼镜产业及相关配套的工贸企业近2000家,从业人员6万余人,随着网路的兴起,丹阳眼镜行业的经营性网站、网店达1007家,全球线上销售额超25亿元(人民币,下同)。

不过,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伴随着大陆的改革开放,物美价廉的外国眼镜开始大量涌入中国,丹阳眼镜行业一度在欧美品牌的强力挤压下遭受重创,很多丹阳厂家开始向国外眼镜厂学习,聘请国外专家驻厂指导包括树脂镜片相关技术等前沿科技。同时,丹阳各大眼镜厂也开始申请专利、频繁参加国际眼镜展会,甚至专门派营销人员去世界各地开拓市场,丹阳眼镜行业自此进入不同的层级与领域。

蓝海市场 需求仍大

在丹阳当地的眼镜业看来,虽然丹阳的眼镜行业发展多年且规模不小,但这个市场仍然是一片蓝海,需求远远未被满足。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眼镜市场前景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2017年大陆的眼镜零售市场规模约730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逐步扩大至850亿元。而2017年丹阳市视光学产业(眼镜行业)销售收入为86.86亿元,预估年产值在未来3到5年才能达到500亿元的规模,以此看来,丹阳眼镜行业在未来的确仍有不小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