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独角兽遇到龙王收兵

图/Pixabay

新春假期转眼就到,但今年的过年却让人有种迷雾重重、难以看清的迷惑。如果说农耕时期农事为万物之本,那春节时期,大家心里祈求的莫过于风调雨顺天降甘露,因为春雨可以让大家五谷丰登过个好年。对照现今资金紧缩的全球经济雨水不足,无论是资本家还是创业者,甚至是企业家、政府部门都在问我同样的问题:全球经济会怎么变化?2020年资本市场又将如何演化?政府、企业及资本家又该如何应对?

凡事皆有根,有个朋友最近跟我说了一个「龙王降雨」的故事,我觉得特别写实。话说2008年,玉皇大帝发现人间赤地千里,虽然他也搞不太清楚什么是次级贷款或衍生性金融,但他隐约记得1929年人间发生过的一次大变故,因为当时他没有出手,造就了后来的美国经济大萧条。于是这次他变聪明了,决定立刻派出四海龙王到各地降雨。这就是我们看见的全球量化宽松。但降水肯定不均,于是有人住得高接得多;有人住得低接得少,接得多的诸如金融机构、房地产公司、PE或VC就开始做起了资金贩卖者,把资金分给了离得近的企业或新创公司。

但10年下来,降雨降的又似乎太久了,不但产生了洪涝,还促成了新品种的资产泡沫,于是玉皇大帝又不开心了,2015年开始,降雨开始常态化,量化宽松美国先撤,欧洲、日本、中国接着跟进。但种种后遗症却已覆水难收,因为多年的资金泛滥让很多人不再勤勤恳恳种地,不想改良土壤,只想靠说故事玩弄资金的把戏。

在这个转化过程里,人性和货币幻觉不知不觉的走到了另个极端。当流动性收紧,资本寒冬来了,形势一夕之间逆转,金融机构以及VC、PE开始感觉缺水,这种保守、谨慎、恐惧的情绪逐次传递,最后蔓延了整个产业链条,于是人们开始在想:怎么会这样?我们该怎么办?

科技新创的高估值模式首当其冲,成了这个转化中最令人失望的世纪大泡沫。所谓的科技驱动、模式创新再加上流动性的配合,使得过去10年里出现了一个引人眼球的新名词:「独角兽」。它们有的在全球扩张,市值动辄数十亿美元,让资本家不停在国际媒体晒得意。另有一种出不了国门的「毒角兽」,它们喜欢躲在某个国家内玩弄话题赚取估值差价。在量化宽松时,不管资本家、创业者还是政府都说这个模式挺好,尽管它不赚钱,但我们愿意相信它。

这种团队常常出身名企、毕业于名校,一眼看去俨然完美的Team,而且一看国内的企业家都给钱了,连国际著名投资机构也投资了,这就是最好的背书,还有什么好怕?他们还擅长利用政策和政府谈生意,让政府觉得这个团队太厉害了,不加码补贴怎么可以。说实话,如果龙王继续下雨,其实这个模式也还OK,反正击鼓传花,只要能够继续募到资,或是在国内IPO,肯定出不了太大的问题。但龙王一旦鸣金收兵,整个链条无论是创业方、投资方、融资方、政府,都会一下子陷入进退失据无法抽身的困局。

我们不禁要问,烧钱并持续巨亏真的是一家好的科技企业必经之路吗?美国Fortune杂志曾做过一个调查,结果发现Amazon、Apple、Facebook和Google在成立初期都曾耗费大量资金,但如果和今天的烧钱大户相比,他们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比如Amazon1994年刚成立时现金流是负的1060万美元,但它8年后就实现了现金流转正。矽谷资深投资人Steve Blank对当前的投资环境曾做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总结:基金们不会轻易地承认他们正处于一个巨大的庞氏骗局中。他们必须合作圆谎,因为他们背后的投资人无法接受他们被骗,但「毒角兽」确实让他们陷入一个不诚实的游戏。

我觉得吧,至少在龙王收兵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这种模式可能不是泡沫,也很难说是骗局,它可能就是一个无法存续的时代产物。这就是今天的情况:无论你是企业家、资本家、创业者,还是政府官员,基本上都不过是顺周期而为的一个小个体,没有人能够逃离周期,就像没有人能够逃离人性,资本市场根本没有天才。(作者为创投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