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社区群众的贴心人(民生观)

白真智

让社区工作者真正成为政策宣传员、民意信息员、矛盾调解员、群众服务员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街道京铁和园社区的85后党委书记程子夏,被社区里的老年居民亲切地称为“闺女”;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军门社区党委书记林丹扎根社区工作50余年,勤勤恳恳服务居民群众;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左岭街道智苑社区居民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自发成立调解、环保等多支志愿服务队,党员干部和群众拧成一股绳……

社区是居民共同的家园,社区工作千头万绪。从养老服务、环境整治,到文化生活、社会保障,要办好这一件件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社区工作者尤其重要。要更好服务社区群众,稳定的社区工作者队伍、高质量的社区服务人才,必不可少。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让“社区工作者政治素质、履职能力、工作作风全面加强”“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切实增强”。在各地积极探索的基础上,中央对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有了更加明确的时间表和更加细化的要求。

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要提升工作的积极性。社区工作者扎根基层,工作繁琐、任务繁重。加强职业体系建设,拓宽岗位晋升渠道,建立健全奖励惩戒机制,这样才能有效激励社区工作者担当作为。

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要增强服务的专业性。社区工作看似都是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但每一件事都是具体而独特的,需要“情”“理”兼顾,“智”“力”结合。要处理好社区中的问题,需要吸纳专业人才,同时要加强专业培训。

甘肃的“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中,鼓励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到村(社区)就业创业,为社区工作者群体吸纳开拓进取、学有专长的有生力量。辽宁、吉林等地则建立了社区干部学院,帮助社区工作者更好地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从“选”到“用”、从制度完善到基层实践,全方位的探索为增强社区服务的专业性积累了有益经验。

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还要注重成果的实效性。用“群众是否满意”检验成果、用“问题是否解决”进行考核,让社区工作者真正成为政策宣传员、民意信息员、矛盾调解员、群众服务员。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04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