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业受战事拖累

图╱美联社

新闻提要■俄乌战争即将迈入第二年,能源危机继续拖累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工业从化学制造到汽车、电子甚至是啤酒酿造几乎无一幸免。

精句选粹■“So there’s basically no way to product chemical products without natural gas,” Gunther told MarketWatch in an interview at his office on the industrial site.

位于柏林西南方193公里的洛伊纳(Leuna)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就是德国化学重镇,当年是德国化学大厂巴斯夫(BASF)生产氨的厂房所在地,如今当地已成为大型化学园区,集结超过100家公司共1.5万名员工。该园区每年生产的液态天然气及各类散装化学品总重量高达1,200万公吨。

但从去年2月俄乌开打以来,洛伊纳化学园区日常全被打乱,因战争造成天然气价格飙涨,而天然气是化学制造的重要原料之一。

洛伊纳化学园区基础建设营运商InfraLeuna执行长甘瑟(Christof Gunther)表示,天然气是生产氢气的主要原料,而氢气是化学制造的必要元素之一,因此「没有天然气就没办法生产任何化学品」。

甘瑟表示:「提到德国工业就想到汽车、电动车、发电、机械及各类制造业,都需要化学品才能生产。」

除天然气外,洛伊纳化学园区不可欠缺的另一项原料是蒸气,偏偏蒸气又是天然气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甘瑟表示:「我们能进口电力却不能进口蒸气。」

俄罗斯切断对欧洲天然气供应情况下,天然气价格去年8月冲上每千度342欧元(以当时汇率换算约342美元)史上新高,导致天然气发电的电费较一年前增加9倍。

四家化学公司就有一家亏损

今年以来德国政府限制能源价格,再加上气温逐渐回暖,天然气价格终于下滑,但洛伊纳化学园区又面临新的难题,因为全球经济前景恶化导致德国制造商缩减开销,连带打击化学原料需求。甘瑟表示化工厂投资额庞大,需要发挥最大产能才能回本,如今多数厂房被迫减产只能赔本经营。

德国化学业协会(VCI)去年底统计,德国平均每四家化学公司就有一家亏损,其中以中小企业损失最惨重。德国中小企业员工占全国就业人口比重高达60%,德国约1,900家化学公司属于中小企业。

洛伊纳化学园区内DOMO化学公司专门聚酰胺类塑胶,厂房全年无休。该公司执行长邦堤(Yves Bonte)表示:「聚酰胺生产相当耗费能源,比生产其他塑胶能源消耗量还大。」

他表示:「我们面临欧洲共同危机,能源价格远高过美国及其他地区。假设现况没改善,欧洲将在全球失去竞争力。」

能源危机扩散至其他产业

德国化学业协会能源专家罗特摩(Jorg Rothermel)表示,去年以来能源危机已经从化学业逐渐向外扩散至啤酒酿造、水资源及其他产业。

位在柏林铁路高架桥下的Brauerei Lemke Berlin是创业20多年的精酿啤酒厂。创办人兰克(Oli Lemke)如今事业已拓展到四家啤酒餐厅及网路商店,甚至将精酿啤酒卖到美国及日本。

兰克表示:「啤酒生产过程需要高温,而高温主要能源来自天然气。天然气涨价影响生产流程,连带增加生产成本。上游供应商也受天然气涨价影响,原物料价格也上涨。」

兰克的啤酒厂规模相对较小,面对能源危机的应变反应还算快。兰克表示啤酒生产过程中需要注入大量二氧化碳,但能源危机造成工业用二氧化碳短缺,于是他决定以70%氢气加30%二氧化碳混合使用。尽管如此,他还是被迫决定创业以来首度调涨啤酒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