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火星,到底有多难多恐怖

登陆火星有多难?

2020年之前,人类一共发起44次火星探测,成功率不到五成。以登陆为目的项目中,成功案例更是屈指可数。5月14日之前,只有美国的九台探测器顺利着陆,并开展了探测任务

中国的“天问一号”,刚刚成为火星最新的客人

“天问一号”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环绕器主要负责环火星探测,着陆巡视组合体包括进入舱和火星车,将执行着陆和巡视。

天问一号模拟图 来源:cgtrader

地球到火星,它需要一次完成“飞行、环绕、降落、巡视”四项任务,技术复杂、风险巨大,在人类的火星探测史上前所未有。

“天问一号”是怎么到达火星的?

把探测器送离地球,首先需要强大的火箭

长征五号”大推力运载火箭,是中国现役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高约57米,重达800多吨,身上搭载的设备超1000台,有数个巨型燃料箱为它提供动力

火箭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之后,就与之分离。

但是,探测器并不是直奔火星。火星和地球环绕太阳的公转速度不一致,把探测器对准火星,只会让它错过目标

地球和火星之间的交通,常常通过“霍曼转移”,利用地球自身的公转速度,降低燃料成本

在合适的时机,地球轨道上的探测器增加速度,进入中转轨道。在中转轨道的远日点,探测器和火星会合,进入火星轨道。

美国之前发射的火星探测器Maven,就是这样到达火星的

这样的机会,每26个月才有一次。

“天问一号”成功脱离地球之后,还要跨越两大难关:制动捕获,以及降落火星。

制动捕获,就是让探测器从中转轨道进入火星轨道。主发动机点火反推,实现减速,从而被火星引力场捕获。

这个时机只有一次,关系着整个工程任务的成败。探测器点火的时机、时长、乃至点火姿态都不能有丝毫偏差;稍有失误,探测器就可能一头栽上火星,或者和火星擦肩而过。

2021年2月10日19:52,“天问一号”探测器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km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

2月15日,“天问一号”在“远火点”进行了一次轨道调整的“侧手翻”,轨道变为近火点高度约265km、经过火星两极的环火轨道。此后,“天问一号”还多次进行近火制动,不断“调低”绕火轨道,为着陆做准备。

随着“天问一号”距火星越来越近,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奔向各自的任务。

环绕器需要迅速升轨,返回火星停泊轨道,而着陆巡视器则要面临降落前的最后一道关卡:在短短几分钟时间内,探测器需要将2万多千米/小时超高速降为零。

要达到这一点,在降落的不同阶段,探测器需要借助不同的手段

这是美国“毅力号”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的过程 来源:NASA

首先要借助火星的大气层。探测器从运行轨道自由下落,与大气层剧烈摩擦,在大约290秒之内,速度从4.8千米/秒降低到460米/秒。巨大速度足以让探测器在着陆之前被烧坏,因此,隔热盾的技术成为了一大挑战

然后,探测器的降落伞打开。这一步听起来很简单,但是探测器此时处在460米/秒的超音速状态,如何保证降落伞能在这个速度下打开并正常使用,是科学家们需要解决的又一难题

在降落伞的作用下,探测器速度下降至约95米/秒;下一步就要借助反推发动机,在80秒内,把速度降到3.6米/秒以下。

直到探测器距离火星表面约100米,“悬停”状态下找出最佳着陆点,然后缓速着陆。

此后,祝融号火星车将驶下着陆平台,开始巡视和科学探测任务。

“祝融”号模拟图 来源:cgtrader

探测器距离地球遥远,通信延时超过10分钟,地面无法实时监控,整个过程必须依靠探测器自主执行。

要保障各个组件不被损坏,又精准到达着陆点——这样的难度,就像是“从巴黎打出高尔夫球,落在东京的一个洞里。”

至此,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火星车安全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