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保护主义 防疫20条形同具文
大陆防疫3年来,各级政府不是愈来愈驾轻就熟,形成一套完整的SOP,而是「层层加码」、「一刀切」的问题日益严重。图为杭州医护为市民进行核酸采样。(新华社)
大陆防疫3年来,各级政府不是愈来愈驾轻就熟,形成一套完整的SOP,而是「层层加码」、「一刀切」的问题日益严重。关键就在于官员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深怕自己的辖区内因发生疫情而被咎责,防止一刀切却难敌地方保护主义擡头,使得「优化防疫20条措施」形同具文。
大陆各地防疫压力巨大,被长期封控的民众已濒临忍耐极限。虽然大陆国务院11日公布优化防疫措施,但形势却未见好转,无法落实到基层社区,新疆乌鲁木齐、河南郑州、广州海珠近日先后传出警民冲突。
为何20条优化措施会走样?正如同《第一财经》引述一名大陆公卫专家分析称,目前一些地方既担心因层层加码被舆论声讨,又忧虑因防疫不及时被问责;基层防疫人员需承接防疫政策调整后更大的管理压力。毕竟疫情要防得住是最主要的要求,因此在具体的疫情防控措施上,容易出现层层加码、「一刀切」等现象。
例如针对跨省流动人员的管理中,有些地区出现了持24小时阴性核酸证明者,在抵达后的落地核酸检测结果呈现阳性,无形中加深了区域间不信任对方的防控能力,于是对跨省落地人员实施加码管控,对于民众在大陆境内移动造成极大困扰。
至于地方保护主义,最近发生的鲜明案例,莫过于江苏省徐州市26日「指责」郑州市,未经提前沟通,25日凌晨用26辆大客车载运870名郑州航空港区重点企业离职员工抵达徐州。而徐州为了赶紧甩开这个烫手山芋,赶紧将绝大部分员工闭环转运离开徐州,暂时滞留人员实施闭环管理。
20条优化措施的本意是希望通过更科学、更精准的措施,优化第九版防控方案,以减少地方防疫的压力和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但现实是,要想20条措施真正落实,还需要提升地方政府和基层部门的执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