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命源于外星? 科学家在贝努小行星样本发现胺基酸等生命原料

科学家在贝努小行星(左)收集的砂石样本(右),发现胺基酸、盐类等生命原料。(图/美联社)

科学家分析贝努小行星(Bennu)的样本,发现不仅含有生命的原始组成部分,而且还含有水分与盐分。这使得「地球生命外来说」获得强而有力证据,可能在40几亿年前,小行星向地球上播下了生命的种子,而且这些成分从一开始就随着水份送来地球。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史密森尼学会的科学家麦考伊(Tim McCoy)说:「这些材料,可能对于从无生命的元素到化合生命的步骤至关重要。」

美国航太总署NASA 的 「欧西里斯-雷克斯」(Osiris-Rex) 探测器,2023年返回地球,顺道将从近地小行星贝努( Bennu)采集的122公克砂尘与砾石,以样本罐的形式送到犹他州沙漠。探测器本身继续前往另一个小行星。

122公克的样本量,是类似太空任务的最大量,先前日本曾经有两次「隼鸟号」小行星采样任务,虽然也有收获,但样本量少很多。

NASA的科学任务理事会副主任福克斯(Nicky Fox)博士说:「NASA 的 欧西里斯-雷克斯任务,已经改写了关于我们对太阳系起源的教科书。」

在贝努样本中,研究人员发现了氨基酸,是地球生命用来制造蛋白质的20 种氨基酸中的其中14 种,以及地球生命用来在更复杂的陆地生物分子(例如DNA 和RNA)中储存和传输遗传指令的所有五种碱基,包括如何将胺基酸排列成蛋白质。

他们还检测到异常高丰度的氨,这对生物学很重要,因为在适当的条件下,氨可以与样品中检测到的甲醛发生反应,形成氨基酸这类的复杂分子。当胺基酸连接成长链时,它们会产生蛋白质,从而为几乎所有生物功能提供动力。

另外,科学家在贝努样本中还发现了11 种盐矿物质的痕迹,这些矿物质是随着含有溶解盐的水长时间蒸发而形成的,留下固体晶体形式的盐。

在整个太阳系中都侦测到或暗示有类似的盐水,包括谷神星(Ceres)和土星的卫星-土卫二(Enceladus)。

澳洲科廷大学(Curtin University)研究员提姆斯(Nick Timms)博士说:「这些盐的发现,是太空研究的突破…我们惊讶地发现了盐岩,成分就是氯化钠,与你洒在薯条上的盐完全相同。」

「透过与地球上盐湖的矿物序列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开始想像小行星贝努母体上的情况,从而深入了解古代宇宙的水活动。」

贝努小行星非常的小,直径只有500公尺。科学家认为,它可能是一颗更大的小行星的一部分,但是它的原体被其他太空岩石撞击而破碎,贝努是其中一块碎片。科学家认为,它的原体有一个广泛的地下湖泊甚至海洋,但是在破碎之后水蒸发掉了,只留下咸味的线索。

如果这个假说为真,那么如今的地球生命,是那个远古行星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