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学忠为农民发声 盼前进立法院「修恶法、护农民」

国民党云林县海线立委参选人丁学忠(右二)13日在虎尾镇竞选总部提出修正《农业天然灾害救助办法》政见,主张「科学勘灾取代人工勘查」、「中央公告、中央审核」、「缩短勘灾时程,加速救助金发放」,让农民能够真正受惠。(张朝欣摄)

国民党云林县海线立委参选人丁学忠13日举行「修恶法、护农民」记者会,提出修正《农业天然灾害救助办法》政见,主张「科学勘灾取代人工勘查」、「中央公告、中央审核」、「缩短勘灾时程,加速救助金发放」3方向修正,让受到天灾损害的农民能够真正受惠。

丁学忠邀云林县农会总干事陈志扬、云林青农联谊会理事长陈炳洲等多名青农到场,强调天然灾害救助办法应以「救助」为出发精神,不该着重「防弊」,不能把勘查责任丢给可能没有农业经验的公务人员,衍生矛盾与对立,因此《农业天然灾害救助办法》必须修正。

丁学忠指出,《农业天然灾害救助办法》作业要点现金救助作业程序仍规定「农民申请救助项目符合本会(现农业部)公告现金救助项目,且经基层公所派员实地勘查认定损失率达20%以上者,始符合现金救助条件」,并不符合现代科学。

另外,「人工勘查」经常造成农民与基层公所人员对立,甚至被有心人士拿来作为操弄政治的工具,让已蒙受灾损的农民再次受到伤害,也让基层公务员饱受压力与困扰。

丁学忠认为,现在气象资讯与统计非常发达,能准确测出天灾发生时雨量、风力、旱象,以及对农作物品项可能造成的损害,更为客观公正,反观用「人工勘查」可能出现不客观情况,尤其许多公所基层人员并没有相关农业知识,用外行人去认定损害,让人无法理解这项规定为何仍然存在。

丁学忠进一步指出,农作讲究「节气」,现行天然灾害救助办法从灾害发生到农民拿到救助,可能要长达2个月,早已过了复耕黄金时期,根本缓不济急,如果用科学勘灾取代人工勘查,便可大幅缩短农民获得救助期程,更有利于农民复耕,摆脱灾损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