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王嘉男:蛰伏7年惊天一跳

王嘉男从墨绿色的性能车里快步走出,他没戴墨镜和帽子,没有陪同人员,只身一人接受本站体育的采访。相比这辆3.0T的发动机发出的强劲轰鸣声,车前的牌照更加引人注目,那是他精心挑选的号码:849UP。

“849”,8米49。男子跳远亚洲纪录为8米48,王嘉男要打破这个数字。2015年,这位19岁小将在北京获得了世锦赛铜牌,三年后,王嘉男在全国冠军赛上跳出8米47,追平了李金哲保持的全国纪录,距亚洲纪录只差半个手指肚。

“UP”,超越。横空出世的王嘉男被寄予厚望,所有人都认为他将打破纪录,实现中国男子跳远项目的突破,但王嘉男却陷入了瓶颈。他经历了两次膝部手术、东京奥运会折戟,和主管教练的反复磨合。蛰伏七年,王嘉男再次站在了世锦赛的领奖台上,挂在他胸前的,变成了一枚金牌。

王嘉男:给梦想一点时间(来源:界外编辑部)

前五轮比赛结束,王嘉男的最好成绩是8米03,排名第五。

按照他以前的比赛习惯,他的最好成绩通常出现在前两跳,体能充足,没有心理负担。仅剩最后一跳,王嘉男又要带着遗憾结束世界大赛之旅吗?

这位沈阳小伙才26岁,但他已经感受到了年龄的焦虑,他觉得现在的实力储备不如前几年,再加上疫情影响,长期不能参加国际大赛,他还没有完全找到比赛的感觉。

王嘉男最后一跳前

他抬头看了眼大屏幕,8米15,就能登上世锦赛领奖台。在跳远项目中,这并不是一个很高的门槛,甚至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奥运冠军滕托格罗,最好成绩8米60,十项全能出身的因汉姆,今年跳出了8米45。即使和自己比,这也和王嘉男个人最好成绩有很远的距离。

“充满信心,不要害怕,不要担心。”王嘉男在心里给自己打气。他手指跑道,助跑、腾空,完美落地。从沙坑起身后,他心里隐约觉得,可能“有了”,他向大屏幕的方向跑去,等待着最终成绩的确认。

8米36,超过此前8米32的冠军线,王嘉男的实时排名升到第一位。随后出场的选手都没有超过这一成绩,王嘉男获得了世界田径锦标赛的冠军,尽管这是1983年首届田径世锦赛以来,倒数第二的夺冠成绩,但金牌本身足以创造中国选手跳远项目的历史。

王嘉男获得金牌

“我承认我的运气是比较好的,从2015年主场拿铜牌,2016年里约奥运会创造历史最好名次,实力是基础,但我的运气更好一些。”练习跳远专项的第9年,王嘉男终于从李金哲、高兴龙、黄常洲、张耀广、石雨豪这批中国跳远黄金一代中脱颖而出。

这就像是许多人看中国跳远这个项目一样,不温不火。上个世纪,刘玉煌、陈尊荣、黄庚等前辈曾统治亚洲跳远赛场,但却没能在世界舞台夺得奖牌。

2015年北京田径世锦赛,19岁的王嘉男突破性的拿到了跳远铜牌,成为了中国、也是亚洲首位登上世界大赛男子跳远领奖台的运动员,这成为了许多人对于王嘉男的第一印象。

近几年,中国田径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苏炳添巩立姣为代表的运动员取得了成绩和金牌的突破,但很少有人能注意到王嘉男。在田径世锦赛开赛前,没有人将跳远这枚金牌列在中国队的计划中。

俄勒冈大学海沃德田径场,刘翔在这里跑出过12.87的成绩,苏炳添在这里第一次打破10秒大关,在这个中国运动员的福地,王嘉男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笔。

夺冠后的王嘉男紧紧抱住外教兰迪,头埋在这位美国老人的肩膀啜泣。在比赛前,兰迪就告诉弟子,这里是他事业起步的地方,也是王嘉男在青年比赛时创造佳绩的体育场,这是他们的家,他们是主场作战。

兰迪作为中国田径队的功勋教练,最早是因《中国田径1516计划》成立了跳远国家队而被聘请来作指导的。他带出过三级跳前世界纪录保持者班克斯、跳远现世界纪录保持者迈克·鲍威尔,是跳跃项目的宝藏教练。

这个“爱管闲事”的老头,并没有只顾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带跳远队训练的同时,他会看看身旁训练的苏炳添跟他讲“你改变一下起跑技术,能跑9秒8”,会看看外面跑圈的王春雨跟她说“你的天赋和实力是世界前八”,所以兰迪把自己的摊子越铺越大,跳远、中长跑、短跑,老队员、小队员都在他麾下。

王嘉男发现兰迪在自己身上的投入比重变少了,当时的他对此很不理解,甚至一度有过摆烂的心态,加之奥运会带来的压力极大,最终负面情绪把他压垮。虽然拿到了去往东京奥运会的名额,但在他心中的最高舞台上,王嘉男发挥不佳,只跳出了7米81的成绩,无缘决赛。

“再差还能差到哪去?”结束奥运之旅的王嘉男开始反思自己,主动去拥抱现实条件的变化,“是我让他不喜欢我了,是我哪里做得不好了?他有他的侧重点,但侧重比例是多少这取决于我,我值不值得他侧重?”

这一年间,他回归到了小时候跟外教训练的感觉,总结自己,发现问题并去解决问题。冬训期间,外教兰迪只能远程指导训练,王嘉男也没有受到影响,而是花了大量时间在短跑专项上,把自己调到练满的状态,用他自己的话说,“满满登登”。

很多人将他的成功归结为坚持,但王嘉男却有着不同的解读,他喜欢在田径场的感觉,他从未想过坚持一词,“如果我谈到坚持了,那证明我想放弃了。”

跌落谷底后,王嘉男没有放弃,反而鼓起勇气重新开始攀登,从奥运会决赛圈外的选手到世界冠军,他只用了不到一年。

当王嘉男落入沙坑超越金牌线的时候,正在收看比赛的妻子一阵强烈宫缩,直接引发了胎心监测的仪器报警,妻子赶忙去凳子上坐了一会儿,检测结果才逐渐恢复正常。

在尤金的前几天,王嘉男只碰到了一两个中国粉丝,他们一起合影留念。等到夺冠那天,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微信涌出了很多人的祝贺,一时回不过来,王嘉男的妻子让他先回别人的,直到当晚夜里12点多,王嘉男才和妻子通了个电话,内容也很简单:“行啊,拿了个冠军。”

没有冗余的话语和激动的表达,这就是他们二人最常态的交流方式。“她没有给我造成特别大的负担,无论是精神、物质上,训练、工作中她都特别支持我。”同为全能运动员出身的妻子,对体育的理解超过普通人,在王嘉男职业生涯低谷、接受手术时,妻子也并没有特殊的关照,而是以非常平静的态度陪伴丈夫。

“我比赛的时候,她从来不会问我你什么时候回来,我想你什么的。我知道她肯定想我,但她也知道,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里就会咯噔一下,我心里会愧疚、难过。”

除了封闭或者出国训练,妻子总是在身边陪伴着王嘉男。赛场和生活中,关注和“无视”中,妻子很好地掌握了这中间的平衡点。而王嘉男也在迎接家庭新成员的过程中寻求着中间的平衡点。

很多运动员都不愿意让家人看自己的比赛,这么多年,家人在现场看王嘉男比赛的次数寥寥无几。“可能心里有个负担吧,尤其是她们偷着来被我发现的时候,就是不太适应。”等小孩子出生后,王嘉男也想让他到现场看一看、体验一下氛围,在这方面他正在慢慢地妥协。“作为体育世家,他肯定是要接触体育多一点。”

拿到冠军后,王嘉男一个人去逛了逛俄勒冈大学的纪念品商店,他不是要给朋友带礼物,也不是享受这难得的闲暇时光,他的身上已然多了一份准备当父亲的责任。8月31日,获得世锦赛金牌一个多月后,王嘉男迎来了孩子的出生。

家庭从来没有给王嘉男带来过额外的压力,然而一枚金牌,肯定会让他受到更多的人关注,无形的压力陡然增加,对此他也有了提前的预判:“包袱也好,担子也好,这都是逃避不了的事,外界的评价也好、期待也好,我尽我自己的努力去做。”

拿到金牌的他仍旧对未来抱有期待,时刻保持新鲜感冲淡了他对于坚持的理解。新鲜感来自田径赛事的周期,王嘉男拿到了世锦赛冠军,亚运会卫冕、弥补奥运会遗憾、甚至突破他和李金哲共同保持的国家纪录,都写在了在新的周期中。

“每一年都对下一年的目标有一个期待,我没有说坚持,我会在我运动生涯合理的年龄里一直做这个事情。”正如王嘉男自己所写到的:把美好的回忆留在西海岸,有新的任务要解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