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的人们,未必是喜欢孤独

不想社交,想一个人——以后大概会越来越常见吧。

之前聊过,想必不止一位,有类似的体验:社交时,当一个人摆出一个持久且动人的微笑时,极小可能是喜欢对方、开启魅力模式想取悦对方。极大可能是已用光了社交体力槽,无力再假装关心酬酢周旋,于是摆出假笑屏保,进入社交的睡眠模式。

许多人会误解社交能力与社交欲望。实际上有那么些人,不缺社交能力,但没啥社交欲望。更多人是带一条社交血槽。血槽低过危险值,会倾向抑郁,于是可以靠跟朋友(远程)交流、玩猫之类,恢复到正常状态,可以继续过日子。当然,血槽越高,社交欲望越肉眼可见地变低,终于到社交血槽值满了,好了,不想社交了。再社交就要累了……

社交欲望、尤其是当面社交欲望的下降,其实算个时代流程。

之前有地方讨论过东亚大城市人们的社交压力,像经济学人智库提到,京沪港,以及新加坡和台北,每个城市都有五到七成的受访者表示“觉得缺乏足够的个人空间”,大家都会渴望更多独处空间。

又不止东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必然带来独居率上升。

全世界皆然。

2019年Esteban Ortiz-Ospina的一个论文里说:德国、荷兰、法国都有35%到40%的独居率——即一个人居住。瑞典斯德哥尔摩在2012年高到60%的独居率。欧洲国家独居率基本没有低于20%的——除了北马其顿。北美最高是美国,接近30%。亚洲最高是日本,超过30%。

那些独居率比较低的国家:阿富汗、巴基斯坦、孟加拉、也门、塔吉克斯坦、尼日尔、马里、柬埔寨、巴勒斯坦、塞拉利昂、危地马拉……嗯。

虽然有各地文化差异的缘故,但独居率和城市化率、经济发展程度,大概呈正相关——越是城市化,越经济发达,独居率越高。也就自然带来一个后果:年轻人有可能的话就想减少社交,并且独居。

如上所述,东亚城市年轻人,相对缺少足够个人空间,平时待人接物,已经很累了。城市化又让生活足够便利,人可以在相对少的人际交往中,获取足够生活的资源,有足够丰沛的物质与精神食粮满足需求——“自己玩不香吗?”(相对的)高收入工作更多在城市里,城市青年的工作强度与居住成本众所周知——空闲少,住得窄。于是年轻人会越来越倾向逃避繁琐社交,逃避复杂的情感关系,逃避聚居式的生活方式。

然后,独居这事是会上瘾的。理论上,人类只需要摄取一定的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就能活下去并且愉悦。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是抛掉些自己的时间与劳作,换取一些生活资料和精神食粮。但独居时更容易明白:一个人需要的东西,其实没那么多;世上许多东西,是为了社交,为了精神食粮,为了维持自己的社交地位而付出的。就是因为习惯了这种“不呼朋引伴也无所谓”的生活,所以独居也就没那么吓人了。

越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越能提供足够多的“不用跟人打交道也能好好活”的基础设施,以及大家各自尊重独居生活的默契。——当然,也越能提供让年轻人没时间没多余体力社交的繁重工作……………………

以前不爱社交的人算少数派时,难免会被人说性格孤僻。但随着越来越多人习惯减少社交,大概这顶帽子也会被摘下了。更多现代城市人大概会意识到:大家只是单纯想要边界感清晰、简单清晰敞亮的关系——只是最后体现为更简单独立的生活而已。

毕竟全世界的趋势就是:更普及的公共设施、更多元的商业发展,都是为了让人可以更有选择地生活:不用特意跟人打好关系,也能活下去。

《生活大爆炸》里,谢尔顿-库珀在给霍华德和伯妮婚礼时的祝词,前半段就算了,后半段:

“或许我自己太有意思,无需他人陪伴。所以我祝你们在对方身上得到的快乐,与我给自己的一样多。”

这是作为一个喜剧台词出现的,但我完全理解这句话。

以及,许多人独居未必是为了快乐,也许只是为了远离痛苦:许多家庭关系,真的是很耗人。

多少年轻人,从小到大,都想有个免于被打扰的小天地呢?

甚至,不只是年轻人。

村上春树有个小说,《在所有可能找见的场所》里有个丈夫,身处夹缝之中:

父亲过世了。

母亲住在同一栋楼,有焦虑症。

妻子在家给他做枫糖黄油饼。

他自己工作与家庭双重压力,发胖了十公斤,长期在楼梯间走楼梯,消耗热量,躲一躲清净。

然后某天直接失踪。之后神奇地在遥远的某车站被发现,失忆了二十来天,体重掉了十公斤。

“好想忽然消失一段时间,忘记一切,顺便减掉压力带来的肥胖啊”——还真是东亚城市居民都很流行的白日梦。

更早一点,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一句话,已经把试图精简社交东亚年轻人的精神内核,说得很通透了:哪有人喜欢孤独?只是害怕失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