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就是小时候的“稻香”~

东屏湖畔,白鹿村头。十月的秋风,掠过广阔的湖面,在连垄成片的粮田里掀起层层稻浪。空气中的稻香,在隆隆机声中愈发浓郁,跟曾经的农村娃记忆中的味道一样——那是土地的味道,是丰收的喜悦,是家乡的“原风景”。

01.来自乡土的呼唤

如今,这样的“原风景”在白鹿村有着不一样的构图方式:原本东一块西一块的“旮旯地”连成了大片的金色稻浪,与山和湖构成一幅壮丽的画卷;收获后的稻田里不见一捆捆扎好的稻草,而是粉碎好的秸秆和同步翻耕的土地;那些年提着篮子、背着口袋拾稻穗的丫头、小子,已不见了踪影……

“我们年轻那会,都是孩子们在田里捡稻穗,捡回来能当作口粮,现在只有我们上了年纪的过来捡捡,回去喂喂鸡鸭。”在白鹿村西南自然村,我们遇到了正在田里拾稻穗的张玉美。闲聊中,我们了解到,张玉美今年已经68岁,儿子在城区工作,加上自家的几亩田高高低低,无论是灌溉管理,还是自己耕种,都不太方便,前些年只能种点好打理的作物,几乎没什么种植收入。用西南自然村村长段祝喜的话说:“我们村里的田,以前高低落差甚至有一两米,下个田就像翻跟头一样,有的还分散在边边角角……”

不过,张玉美和段祝喜描述的场景,在三年前就已经成为“过去式”。在白鹿村,田地分散、劳力不足、效益低下等等这些,都在一场旷日持久的“聚地行动”中得到了解决。那么,这些“旮旯地”是如何蝶变成“高产田”的呢?

02.“原风景”又回来了

“聚地行动”,其实就是解决土地由“散”而“聚”的难题。“我们地处丘陵,水田很珍贵,内心深处一直想把这些年零散耕种的土地集中起来,种出更大的效益,解决群众这一‘急难愁盼’,这件事我们必须要做好。”在白鹿村党总支书记厉祥龙的眼中,纯农村庄就应该守好根本、藏粮于地,东屏湖畔大片粮田的“原风景”要一步步变成现实的图景。

在白鹿,这一目标的实现并不容易。因为村庄在水源保护地——东屏湖的上游,既严禁违规开发,又不能开展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必须在生态红线内盘活土地资源。既然定下目标,就要设法去实现。资金这个首要问题如何解决?

近年来,白鹿村用村合作社的一部分收入,加上文旅资源、街道门面、村标房和种植大户的租金,一门心思开展农田整治。平整、修路、通渠、架电……目前已累计投入190多万元,全村粮田种植面积由原来的300亩扩张到现在的1900多亩,增加了5倍还多。

如今,地还是那些地,经营方法大不一样。土地整治后“割田成方”,连片形成规模效应,种植成本大大下降,种植效益大幅提升,同时还有利于种粮大户推进农业机械化、推广农业新技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此外,白鹿村土地整治流转项目,符合生态红线区域内整治项目补贴政策,每亩每年能获得700元的补贴。

03.为了记忆中的“稻香”

本文开头视频中的收脱机驾驶员,正是白鹿村久根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种粮大户葛军。趁着忙碌的间隙,我们跟葛军聊起了今年的收成。“今年夏天连续高温,还有‘贝碧嘉’台风的影响,我们的亩产仍然达到一千三四百斤,这要得益于村里修建了智能泵站,一个按钮就能灌饱几百亩田。”

葛军给我们算了三笔账:第一笔是土地流转,旱涝保收规避了农业风险;第二笔是连片耕种,生产效率显著提升;第三笔是解放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提高。

关于这笔账,西南自然村村长段祝喜还有一段生动的描述:刚开始搞土地集中整治的时候,还有人在观望,没想到第二年村民争先恐后想加入进来,“因为有看得见的实惠,不用自己种植,平均每户每年也有3000元左右的租金收入。”

“流”出规模,“转”出效益。通过土地整治流转,白鹿村村集体每年增收20多万元,受益农户达500户,户均增收3000元左右。一个更长远的计划正在白鹿村酝酿:在未来三到五年,把粮田面积扩张到5000亩左右,逐步由种粮大户承包种植过渡到村合作社集中耕种、自主经营,种出更多优质粮、品牌粮。

据区农业农村局相关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全区高标准农田整治规模超过10000亩。“白鹿村的农田整治有着显著的不同,在合理合规的前提下,自筹资金、自加压力,这是一种执着,也是一份初心。”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时代总是赋予广袤土地不一样的使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增强乡村规划引领效能,要整合盘活农村零散闲置土地。”土地流转效用的最大化,才能让耕地保护的“篱笆”扎得更牢,才能让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名副其实。

碧波万顷,稻浪翻涌;水鸟啾啾,机声隆隆。东屏湖畔白鹿村,人们对土地的情怀与使命交织出力量,续写着山水田园的美好诗篇……

记者:畅彦

素材来源:东屏街道 区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