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公司观察】“双11”大促正式收官 电商平台从低价“内卷”迈向品质竞争

长达近一个月之久的电商“双11”大促正式收官。今年“双11”各大平台销售额均实现两位数增长,电商生态亦迎来最新变局,各大平台之间不再一味“内卷”低价,而是转向品质化竞争的良性竞争秩序之中。

今年“双11”的时间跨度为史上最长,各平台开启大促的时间纷纷前置。相比去年,今年淘宝天猫平台启幕“双11”的时间提前10天,京东提前9天,抖音提前7天,拼多多提前6天。整体看,京东、抖音和拼多多等平台的大促时长都超过30天。

从成绩单来看,两大传统头部平台阿里和京东今年的“双11”收官战报都略显简单。尽管各大电商平台对大促GMV(成交总额)早已闭口不谈,不过据复旦消费大数据实验室发布的“双11”总结数据显示,今年“双11”各大平台销售额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从销售额份额来看,天猫淘宝占比为38%,京东为20%,抖音为13%,拼多多为10%。

今年“双11”出现了一个最为显著的变化,虽然各大平台对低价商品的投入仍在持续,但普遍都在淡化“全网最低价”的概念,转而将重点放在提升商品质价比、消费品质以及消费服务体验。

天猫相关负责人在今年“双11”启动大会上表示:“真正的价格力是指在品类的每一个价格带都有竞争力,不是一味卷低价。”以往平台所追求的“全网最低价”,往往以牺牲商家的利润为代价,而今年“双11”前夕,淘宝天猫通过松绑仅退款、升级运费险、重塑价格带竞争力,缓解商家侧的压力,带动电商行业营商环境优化。

京东也不再以低价为主要竞争策略,京东集团CEO许冉在今年“双11”发布会上表明,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业内依然存在恶性内卷、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京东“双11”不仅要让每一位用户都享受到“又便宜又好”的消费体验,也要让每一位品牌商家都能卖得火爆、有增长、挣到钱。

当下的消费者正在重新关注品质。在提高商品质价比与品质方面,一方面平台持续对优质商品进行优惠补贴,另一方面直播间质量也在提升,高品质直播间都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直播电商平台当前已是“双11”竞争的主战场,截至11月11日24点,淘宝直播成交破亿直播间达119个;“双11”大促期间,交个朋友全渠道GMV突破64亿元,同比增长158%,累计订单量超过714万单,创历年大促新高;李佳琦直播间吸引近1700家品牌参与,相比去年增加近两成。

从提升消费服务体验的角度来看,各家电商平台之间逐渐破壁,从“内卷”竞争走向合作共生。9月中旬,淘宝正式接入微信支付;10月16日,京东物流宣布全面接入淘宝、天猫,平台商家可以在发货后台直接选择京东物流,此外,京东还将接入菜鸟速递和菜鸟驿站,作为包裹代收站点。平台主动“拆墙”,对于消费者而言无疑是大幅提高购物便利性,激活消费热情。

如今,“双11”已从过去的淘宝天猫“打头阵”,演变成现在阿里、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电商平台百花齐放的竞争格局,多强并存推动了电商市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今年“双11”大促的表现,既集中体现消费市场回暖的趋势,也展现了电商平台从低价“内卷”迈向品质竞争最新变化。无论是在供给端还是需求端,电商交易的核心都正在从对低价的狂热转向对品质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