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打小孩遭通報家暴 專家:過度體罰恐反效果

有儿科医师在脸书发文说「我打了我的小孩」,提及自己涉家暴遭通报,亲子教养议题引发讨论。专家建议,管教孩子重点在于态度一致,应清楚沟通与约法三章,让孩子知道允许范围。

一名儿科医师在脸书(Facebook)发文表示「我打了我的小孩」,内容描述孩子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出现问题,他从一开始的扮白脸无效,干脆采取打耳光、罚跪等严厉管教方式,却遭孩子妈妈通报家暴,让他自觉灰心又遗憾。

卫生福利部嘉南疗养院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李俊宏今天在脸书发文指出,「当你在面对孩子的时候,首先你必须要有一个认知,而且是你要随时提醒自己的:这个孩子不是另外一个自己。」

李俊宏下午接受媒体联访表示,大脑有自我保护机制,当外在压力大到一定程度,会把感官跟思考之间的连结断开,有时当父母体罚,会看到小孩「呆僵」,其实并不是心甘情愿受罚,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站在现场挨罚,这时反而无法达到管教的效果。

李俊宏指出,创伤反应同时也会启动压力系统,长期下来可能导致大脑功能退化,甚至精神疾病产生的比例增加,如成年后忧郁症,目前已知跟童年时过度体罚可能相关,另外还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药物或酒精滥用等问题,美国为此成立跨单位防治计划,因为后续衍生的健康代价很大。

考虑到每个年龄的孩子有其发展需求,李俊宏说,多数生活常规养成是在幼儿园到小学低年级时期,建议家长可奖励多于处罚,从最简单的称赞,到提供奖励点数、奖品、零用钱等方式,至于青春期的孩子,则可塑造友善孩子同侪的良好家庭环境,透过同侪互动来影响孩子。

「重点是前后一致,不能突然白脸变黑脸。」李俊宏强调,否则孩子会觉得「爸妈怎么突然变了一个人?」「为何以前可以、现在不行?」要清楚沟通并约法三章,让孩子知道允许范围,现代家庭忙碌,教养需要耐心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