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霜降|气寒霜凝 落木归山

气候

霜降鸿声切,从容向寒迈。今天,齐鲁大地迎来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后,天气渐冷,地表的水汽凝结成了霜。

寒霜一般出现在秋天晴朗的月夜。此时,气温骤降,靠地面不多的水汽凝结成水珠,伏在草间、寒林、溪边、房瓦和泥土上,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霜花,正是“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此后,天霜河白,一声雁嘶,凛冬将至。

农事

节气关乎农时,农人往往通过霜降预判冬日阴晴冷暖:“霜降见霜,立冬见冰”“霜降晴,风雪少;霜降雨,风雪多”“霜降刮风,动物难熬”。事实上,气候不会因为一两句俗语而判定,是瞬息万变的。“霜降至立冬,种麦莫放松”“霜降抢秋,不抢就丢”“霜降快打场,抓紧入库房”,对农人来说,霜降依然是忙碌的。公元406年的霜降时节,42岁的陶渊明时常扛着锄头下地,与农人相谈桑麻的长势,并时常担心若突然霜霰突降,农作物便会凋零如草莽。

在传统文化中,霜降节气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一个充满着神秘色彩和祭祀之情的节日。古人会在霜降这天举行与金秋告别的仪式,叫“祭秋”。秋属金,而金主肃杀,所以古代兵家霜降时节要“祭旗纛神”,简单地说就是祭军旗,表示有肃杀之威和驱逐鬼魅、祓除不祥之意。而在齐鲁民间,霜降与重阳节紧密相关,习俗也基本重叠,如登高、赏红叶、迎霜宴、插茱萸、喝菊花酒等也可列为霜降的习俗。

在山东地区,有“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之农谚。在鲁中、鲁南和胶东等地,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枝头,衬着碧空如洗,是最亮丽的风景。柿子在民间有很好的寓意,许多画家爱画柿子,因了谐音,都是表达“好运随霜降,柿柿皆如意”的美好愿望。

赏景

霜降是风物皆美的节气。枫树、黄栌树等落木归山,将漫山遍野染成红黄色,如火似锦。清代博山籍诗人赵执信,这样写鲁中山区的秋景:“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霜降之后便是风烟俱净、山水共色的冬日。此时,生命的轮回看似归于萧瑟,实则万物在以蛰伏的姿态,为来年的新生做着准备。愿大家保持康健,迎接寒冷的冬天,期待下一个春天。

养生

霜降时节养生,既要做好保暖又要防秋燥。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养。 重保暖, 注意添加衣服,特别要注意脚部和胃部保暖;睡前建议热水泡脚。 防秋燥, 这时候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现象,燥易伤津。 建议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便秘,一举三得。

诗词

霜降向人寒,轻冰淥水漫。 ——元稹 《咏廿四气诗·立冬十月节》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苏轼 《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巴江暮秋末,霜降千林空。 ——晁公溯 《巴江》

霜降天宇晶。 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 ——张九龄 《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钱起 《送李九贬南阳》

策划:刘江波

作者:卢昱 李洪翠 沈静

美编:马立莹 杨秀秀 唐亚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