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论文官的勇气

在那个年代,面对有权力者拂袖而去需要有极大的勇气,尤其面对如此好大喜功的君王,不给面子恐有性命之忧,为了保命,多数人应该会大笔一挥把十四州改成四十州。但这位贯休自有气节,当然不会屈服于上意而作虚弄假。

贯休不是大官,但给堂上百官们上了一课,在最纷乱的时代,尤显可贵,今日读之,其潇洒神采如在眼前,也值得每位文官学习。文官长期投入各领域的业务,尤其资深的文官,其专业必然在政务官之上,一位部会首长的视野也许更远,但再好的政策仍得体察实情,再借由政策加以落实。而体察实情,研拟政策,落实执行这些工作,非得听取资深文官的建言不可,而资深文官非得有贯休这样的勇气不可。

我们昔日并不缺这样的文官,例如1996年秋天总统李登辉巡视台塑六轻时,指示隔离水道宽度可研议由500公尺缩减为100公尺,时任工业局长的尹启铭并未因为总统指示而改变说法,重申工业局仍维持500公尺的标准,慨然有虽千万人吾往矣之古大臣风,较之一千年前贯休向着武肃王直言:「州亦难添,诗亦难改。」,毫不逊色。

然而,如今还有这样勇气的文官已不多见,日前长风基金会召开记者会指出政府不应对于去年底「以核养绿」公投结果置之不理,呼吁政府认真考虑克服困难重启核电,提出合理的能源配比,多与社会沟通,别认为他们是和政府唱反调。不料,能源局随后发布新闻稿竟以极具挑衅的「跳针」二字形容记者会中的若干发言,并于结语表示:「不是不用核电,而是没办法用。能源议题需社会各界共同面对,很多义和团式的语言,无视实际困难,都无助解决问题。」官方新闻稿以义和团指控不同意见者,还书之以新闻稿,实令人叹为观止,大开眼界。

能源局这份「奇文」来日必可载入新闻史,政府回应稿自应深入浅出的说理,若对方真的无理取闹,也应用稳重的词汇回应,回应可以沉重却不宜刻薄,但我们从这份新闻稿看到的是轻浮与刻薄,以「跳针」、「义和团」形容不同意见者,这不是轻浮、刻薄,那什么是轻浮、刻薄?

我们相信以能源局的专业,当不致写出这样一篇贻笑大方的新闻稿,这当中应有政治压力在其中,有来自上层的指示,或者是上层直接修改能源局拟好的新闻稿。但我们必须敬告能源局的文官们,这篇署名能源局的新闻稿,身为能源局局长、副局长等资深文官有责任对最后的文字把关,即使上层要这么改,也应加以劝阻。这么一篇轻浮、刻薄的新闻稿,除了给外界不良的观感,对能源局的形象也带来莫大的伤害。

近年各部会的新闻发布日趋两极,有如前这种措辞强烈、轻浮刻薄者,但更多是避重就轻、不知所云者,两者表面看来不同,但病根是一样的,都是畏惧执政党、政务官的压力。然而,文官体系如此发展,非仅文官专业难以发挥,文官勇气更消磨殆尽,诚然是国家的不幸。试想今日绿营执政则文官论述向反核,南向靠拢,他日蓝营执政又重申核电、西进的重要,其专业何在?勇气何在?午夜梦回,岂能无愧。

我们也要敬告执政的内阁官员,不要有官大学问大的心态,更不可一味对文官颐指气使,须知,「以威止谏,智者不为」,一位资深文官在其专业领域20年的历练,又岂是政治任命两、三年、甚至区区一、两年的政务官所能企及?如此置文官专业于不顾,而文官为之噤口,正是台湾今日经济趋于疲弱的原因。

总统大选四年一次,政党会轮替,但文官体系是持续存在的,如今不敢怒亦不敢言的官场文化日渐严重,实非国家社会之福。朝野应有认知,可预见的未来,蓝绿轮流执政将成常态,只有健全文官体系,让文官恢复勇气,多出几个贯休对着部长直言:「州亦难添,诗亦难改」,才能改正台湾如今积弱不振的处境。

我们呼吁朝野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摒除一己之私,以实际行动健全文官体系,果能如此,则再造经济奇迹,重回四小龙之首,何难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