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0虎鲨:生不逢时的轻小型战机

携带AIM-7麻雀飞弹的F-20,它是一架可以进行视距外空战的轻型战机,这样的性能在1980年代不常见。(图/Northrop)

诺斯洛普(Northrop)在1960年代研发出T-38超音速教练机,其可靠的飞行性能获得美国空军的肯定,之后以此为基础,开发出了F-5系列战机,虽然美国空军对此不感兴趣,但是便宜的单价与简易的后勤,对于60、70年代的开发中国家却是理想的选择。在F-5E战机服役十几年后,诺斯洛普公司认为,F-5E还有改良的潜力,这一次将更换更有力的涡轮扇引擎,以及新一代航空电子与雷达,这种全新的改良型称为F-5G,后名F-20虎鲨(Tigershark)。虽然单价低、性能优,却没有获得任何订单。

F-20与F-5E 相比,最显著的变化是从原本2具J85涡喷射引擎,换成1具F404涡轮扇引擎,虽然改为单引擎,但是单具F404的推力比2具J85还多出60%的推力,而且维护成本与维护间隔时间都更为优异。与 F-5相比,F-20换装与F-18同级的火控雷达APG-67,具有视距空对空能力,当年的F-16A还没有这个性能。它的飞行极速达到2马赫,比 F-18的设计速度(1.8马赫)要稍快,与 F-16 的速度相当。

F-20在体型上与F-5E差不多,甚至还短了13公分,是冷战时期间世的体型最小4代战机,它的制造和操作成本也是同时期战机中最便宜的。当时的美国战机可分为「大、中、小」三个层次,空军的 F-15与海军的F-14是标准的大型战机, F-18可列为中型战机,F-16则是轻型战机。然而F-20比F-16更轻更便宜,这样的小战机不会受到美国军方的注意,诺斯洛普从一开始就主打外销出口市场。

F-20的数位化座舱,具有2具多功能显示屏,还有擡头显示器。(图/Northrop)

在卡特政府时期,美国政府提出海外盟友战机计划,称为FX,就是沿用1960年代的成功经验,向美国的盟友国家提供廉价的轻型战机,似乎就是为F-20所量身打造的,然而到了1981年,新上任的雷根政府放宽了F-16的出口限制,这是F-20最大的外销打击,因为F-16在航程与载弹量上都远胜过F-20,而且海外用户会倾向选择美国军方也操作的飞机,这样后勤会有保障,这使得原本有意购买F-20的开发中国家纷纷退订。唯一可能的海外用户只剩下台湾,然而当时美国政界的亲陆派当道,最终仍以「违反817公报」为由而拒绝出口给台湾。

虽然F-20没有引进到中华民国空军,但它的航电遗产有一部份应用到了IDF经国号战机的研发,经国号的金龙53雷达就源自F-20的AN/APG-67雷达。另外像F-20这种超轻型战斗机也在21世纪变得流行起来,因为当今的主流战机价格持续飙升,1980年代的F-16单价只需2千万美元,但是如今的F-16 Block70已高达1亿美元,不是每个国家买的起。因此廉价战机虽然功能可能较不全面,但也有自己的市场,比如中国大陆与巴基斯坦合制的 JF-17/FC-1「枭龙」,印度的光辉战机、韩国与美国合作的F/A-50,都算是F-20的精神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