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問Google?小心變蠢貨
过去有事得去问专科医生的人,现在只要把关键字输入浏览器,然后须臾之间就能得到答案。既然自己就能搜出解答了,何必再去依靠那些书读得比你多、经验比你丰富的医生呢?学会查网路,你连跟医生约门诊时间的力气都能一并省了。
网路一方面有机会让大家一起变聪明,但一方面也让不少人变笨,主要是网路对好奇宝宝来说是一块磁铁,对容易落入陷阱的笨蛋则是个天坑。网路就像召之即来的专家,你有Ph.D.?我有Google Search!--美国专栏作家,法兰克.布鲁尼(Frank Bruni)
胸闷?去问电脑吧。
「为什么会胸闷?」的问题给他打下去,网路会在仅仅0.52秒内产生出超过110万条搜寻结果(至少在我用的搜寻引擎上是这样)。
「事实」≠「知识+能力」
涌泉一般的资讯会「水漫」你的萤幕,当中会有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等权威机构的有用建议,也会有其他知名度较低,意图也比较令人不放心的奇怪网站与资讯。这些名不见经传的网站,甚至会一步步领着萤幕前面的病患得到诊断的结论。
你的医生可能有不同的见解,但他是什么东西?他有什么资格跟秒答的网路跟视网膜解析度的萤幕互别苗头呢?
事实上,谁又还能跟谁一决高下呢?在网路与资讯时代,悬案或公案都已经不存在了,任何争端都一定可以解决。手机或平板电脑做为资讯的载具,让我们每个人不论双脚走到哪里,唾手可得的资讯量都大过古埃及建于西元前三世纪的亚历山卓图书馆从开始到烧毁的全数馆藏。
网路上有无限量供应的「事实」,但这些事实并不同等于能力与知识。图/pixabay
虽然专业人士对网路非常不满,但网路其实并非专业遭到挑战的主因。真要说,网路是加速了专家与素人间的沟通管道崩解,原因是网路让博学变得可以速成。网路上有无限量供应的「事实」,而掌握事实会让人沉浸在一种专业的错觉中,进而让有心人可以装出一副学有所成、知识分子的模样。
专家都知道,「事实」不等于「知识」或「能力」。何况在网路上,「事实」真的就是事实吗? 在一次次知识体系与对手的短兵相接中,网路就像是为知识敌方助阵的火力掩护:网路会持续不断地用随机而琐碎的片断资讯来轰炸对手,包含专家或一般的民众,直到砲声使人震耳欲聋,也不可能进行任何理性的讨论。
知识宝库?还是载满资讯废弃物的垃圾车?
在网路带来的各种问题中,有一点最为严重,那就是输入的欠缺管制与全然的自由,使得虚拟的公共场域充斥着劣质的讯息与半吊子的观点。网路上确实是百花争鸣,但大部分这些花却散发臭气。从部落客吃饱太闲的呓语、愤青毫无根据的阴谋论,一路到有团体或政府在幕后擘画的系统性谣言,都是网路效应的恶例。
网路上的一些资讯之所以错,是因为作者懒惰,有些错,则是因为作者用心良苦但程度不足,还有些东西错是出于贪婪或恶意而刻意放在那里。面对这许多种不同动机的输入,网路做为媒体不会加以评论,也不存在编辑台会出手干预,而是会毫不拖泥带水地原文照登。网路是平台,而不是评判。
除了让错误资讯的流窜变得汹涌以外,网路也让素人暨学者都损失了一些基本的研究能力,而我们就是要有基本的研究能力,才能在「坏资料」的荒野中行动而不撞到东西。由我这个忝为学者社群一员的人来「黑」网路,好像有点怪,因为我也不否认网路让我写东西的时候轻松不少。
1980年代想写篇博士论文,我需要抱来抱去的文章跟书可真的是一拖拉库。但到了今天,我只需要管好浏览器书签跟电子文书的档案夹,要用随时叫出来就行。比起在图书馆的影印机前吸数小时的碳粒兼被亮光闪瞎,我实在无法昧着良心说网路不是一种进步。
确实在某些层面上,网路带来的方便是人类的一大福音,但能有福消受之的,多半只限那些受过专业训练,知道怎么做研究,在网路上不是无头苍蝇的人。如果今天是个弱弱的大学生或未经训练、也不知道如何判断资讯出处或作者声誉的普通人,那我就不敢说网路能派上多大用场了。
网路是个大水库 谁都能拿东西往里头丢
来到图书馆,算是闹中取静,而来到图书馆里的参考资料跟学术分区,更是静上加静。话说上图书馆本身就是具有教育意义之举,特别是对那些愿意花时间去向馆员请教求助的读者而言,更是能学到东西。网路相形之下,就是个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我们对于资讯的取得要求即时,我们希望别人可以帮我们把骨头都先挑掉,整理成懒人包。图/pixabay
网路是个大水库,谁都能拿东西往里头丢。不论是从莎翁的《第一对开本》到合成照片,从科学论文到黄色书刊,还是从事件的懒人包到乱七八糟的电子涂鸦,网路都容得下。网路是个几乎「无法无天」的空间,其大门永远为各种内容敞开。不论是想卖东西的话术,想骗选票的宣言,还是路人一时兴起想推荐什么的各种影音文字,都会在网路上出现。
5千万个猫王歌迷都买过的唱片,还能难听吗?当然能!
事实上在网路上搜寻资料会吐出什么结果,就是看特定搜寻引擎采用了什么样的运算法。而这些运算法,通常背后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他们自有一套使用者看不懂的标准会决定搜寻结果。在网路上就跟在现实中一样,行销预算跟作者有名比什么都要紧。
一无所知不会怎样 自以为是才真正可怕
光是把关键字输入电脑,不叫作研究,这叫作问问题,而且你问的还是一台不能真正理解人类的程控机器。真正的研究是非常辛苦的,而且对于从小在电子刺激中长大的人来说,研究还极其枯燥无聊。研究需要人有能力去找出真正属实的资讯,然后将其撷取重点、分析、化为文字,然后呈现在世界面前。
研究能力不是科学家或学者的禁脔,而是高中教育就应该赋予我们所有人的能力,毕竟非常多的工作与职场都需要在其位的人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但话又说回来,既然千百万笔答案只要打几个字就能呈现在萤幕上,我们反复像在跳火圈一样操演自己的研究能力,又是何苦来哉?你难道不喜欢现成的答案、设计感十足的网站,乃至于精美的排版吗?
这当中有一个深层的问题是网路改变了我们阅读的方式、推理的方式,甚至是思考的方式,而且我说的都是变坏而非变好。我们对于资讯的取得要求即时,我们希望别人可以帮我们把骨头都先挑掉,整理成懒人包,呈现方式还得顾及视觉上的舒适--字体又小,本身又很容易破损的教科书,我们敬谢不敏--而且我们会希望网站只说我们想听的东西就好,多的不要废话。
所以与其说很多人在做研究,不如说他们是在「搜寻漂亮的网页来提供人能在最短时间里花最少力气吸收的解答」。
图/脸谱出版提供
如此吃下肚的「资讯食物」不仅品质良莠不齐,甚至连制作者的精神状态都相当堪虑。这种虚有其表的知识,知道了根本是弊大于利,还不如什么都不知道的好。有句历久弥新的老话大概是这个意思:一无所知不会怎样,自以为是才真正可怕。
最后一点,或许也是最令人不安的一点,是网路让我们变得不厚道了,没耐性了,也没办法进行有建设性的讨论了。无时差通讯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无时差。网路固然让更多人能跨越时空的隔阂来交谈或联系--这一点可为史无前例--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跟任何人对话,并不见得一定是件好事。
有的时候,人就是需要缓一下、沉淀一下、自省一下,才能有时间去吸收、消化资讯。但这种余裕在网路上是一种奢侈,网路上的回应就是得不经大脑,而为了顾住面子,人便会在事后觉得有必要捍卫自己的直觉反应,进而拒绝接受新知或承认己身的错误,尤其是被学经历强者所抓出的错误。
• 本文摘自:《专业之死:为何反知识会成为社会主流,我们又该如何应对由此而生的危机?》
• 出版社:脸谱
• 出版日期:2018年8月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