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问.诊-头晕、疲倦是小事吗? 小心高血压!
名医问诊
时序进入秋冬,天气一有变化,各大医院急、门诊又开始涌现人潮。在门诊中,常见到病患自述平常没有任何不舒服,只是单纯头晕、肩颈部酸痛,所以想到医院检查一下,却赫然发现血压已超标许多。此时许多患者心中不免自问:怎么会这样?高血压,又会为我带来甚么风险?
高血压在现代社会中早已是普遍存在的疾病,更与糖尿病、高血脂并列代谢症候群的三大危险因子。高血压的盛行率在台湾65岁以上的高龄人口已高达58%,近年来由于现代人工作压力高,外食机会增加,中壮年族群罹患高血压也屡见不鲜。
高血压常常悄悄潜伏在身体里,症状不明显,但却让我们暴露在中风、心肌梗塞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中而不自知。根据流行病学研究,亚洲人种有着较高的中风盛行率,而高血压正是头号的危险因子。是故血压的量测及控制一直是自我健康照护中重要的一环。一般正常人的血压其收缩压应低于120毫米汞柱,舒张压则应低于80毫米汞柱。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高于90毫米汞柱时就应加以控制。
中华民国心脏医学会及台湾高血压医学会在2017年更新了台湾版高血压治疗指引。建议一般成人高血压治疗目标应订于140/90毫米汞柱之下。一些特殊族群如糖尿病患者、已出现蛋白尿的慢性肾病变病人,或为了降低中风风险而正在服用抗凝血剂的病患,甚至必须考虑将血压治疗目标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除药物控制外,也要注意生活型态的调整,如控制体重、采低油及低盐饮食、维持规则运动、戒烟等,都能对高血压的改善带来帮助。
高血压不仅仅造成身体的不适,也会带来全身各器官的病变,控制血压可以降低心血管及其他器官如脑、肾脏疾病的风险。高血压患者合并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治疗目标,适合使用的药物种类也有差异。建议有高血压的人及早寻求专业医师协助控制,改善生活品质,才能维持身体健康。
庄正彦小档案
◆现任:
◆学历:
◎台湾内科医学会专科医师
◎中华民国心脏学会专科医师
◎中华民国重症医学会专科医师
◆经历:
◎万芳医院心脏内科总医师
◎万芳医院内科部住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