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问诊》心房颤动与新型抗凝血剂
在被诊断出心房颤动时,医师可能会建议病患接受控制心律或稳定心率的治疗。(示意图/Shutterstock)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及常持续存在的心脏节律异常。心房颤动患者大约占总人口的2%,在75岁或以上的人之中,约每十人就有一人罹患此病。心房颤动是一种因为心脏左右心房乱放电,导致心跳不规律且经常心率过快的病症。当心房颤动发生时,心房收缩功能变差,心房的血液不流动会容易形成血块。血块一旦形成,若从心脏打出到脑部,就可能会导致缺血性脑中风。
在被诊断出心房颤动时,医师可能会建议病患接受控制心律或稳定心率的治疗。但心房颤动患者面临最严重的威胁是缺血性脑中风的风险。心房颤动无论有无症状,罹患心房颤动即表示有较高的可能会发生缺血性脑中风-心房颤动患者发生缺血性脑中风的机会是一般人的五倍。目前,最常用抗凝血药物来预防心房内血块的形成。但是凝血剂并非没有副作用,如皮肤瘀青、肠胃道出血等,因此临床上可用一些评分方式来评估那些心房颤动病患有较高脑中风的风险。
目前,医师最常使用的是CHA2DS2-VASc评分系统来评估心房颤动患者是否需要接受抗凝血剂。一般认为,男生≧1分,或女生≧2分就应考虑接受治潦。
CHA2DS2-VASc评分系统
在过去最常用来预防脑中风的药物为传统的抗凝血药物-欧服宁(warfarin)有其许多不便之处及副作用,目前台湾已有四种新型的抗凝血药物供心房颤动患者选择使用。
抗凝血剂会有副作用吗?有些人在服用抗凝血药物时会出现副作用,例如胃痛和出血。在少数情形下出血可能严重,因此应注意是否出现不寻常的出血或不明原因的瘀血等征兆。若为小伤口,例如抓伤或刮胡子时刮伤,可能必须比平常多按压一会儿,无需担心。如果真的出现任何副作用,请与医师讨论。
高风险的心房颤动病患,依照处方服用新型或旧型抗凝血剂时,需养成定时服药的习惯。此外,改变某些生活方式也有帮助,如戒烟、饮酒不过量、规律运动及健康均衡的饮食,都是可以采取的正面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