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耳封堵术 腿部静脉微创介入

患者接受「左心耳封堵术」来减少中风风险,并能增加用药灵活性,减少使用药物剂量。(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提供/张妍溱台中传真)

69岁的徐女士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和甲状腺机能亢进,3年前因突发心悸到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求诊,竟罹患「阵发性心房颤动」。经中风风险指数评估,应长期服用抗凝血药物治疗,但徐女士已有肠胃道出血病史,担心长期用药会引发更严重出血,接受「左心耳封堵术」来减少中风风险,并能增加用药灵活性,减少使用药物剂量。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内科心脏血管系主治医师陈科维指出,在台湾发生脑中风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就是称为「心房颤动」的心律不整。心房颤动在长者族群相当普遍,甚至也有一定比例青壮年病人,这种心律不整若发生会在心房中渐渐产生凝结的血块,血块如果随着血流离开心脏到脑部或其他器官,就会堵塞住血管,造成该区域缺血性梗塞,相当危险。

陈科维表示,心房颤动心律不整的危险性,往往无声无息,病人所感觉到有心悸发作时间,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心肌梗塞的危险性,一般民众都晓得,也会特别注意胸痛症状,但心房颤动从阵发性演变到持续性,可能病人自己都几乎没有感觉。

「不会痛的最危险!」陈科维指出,如门诊曾有病人,长年嗜饮重口味咖啡,连饮料里都要加咖啡粉,健康检查时才无意间发现心律不整来就医,诊断时已经是持续性的心房颤动,而病人反而很纳闷,因为完全没有任何感觉。

陈科维表示,传统上治疗的方法是使用抗凝血药物让血块不易形成,以降低中风风险,但药物使用可能会造成生活上的不便,如增加出血风险、一但受伤或需要拔牙等手术时会不易止血,而若是忘记服用药物或使用剂量不足,更可能造成中风风险增加。

为改善这样的情形,目前已有一项新型心导管手术方式,即「左心耳封堵术」,可以在很短的手术时间内,透过大腿静脉微创伤口将特殊设计的堵塞器送进左心房,把心房颤动中90%血块来源的左心耳完全封闭起来,而大幅降低病人未来发生脑中风的机率

目前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已执行过134例「左心耳封堵器」装置的病人。除一例因左心耳解剖构造复杂不适合放置外,均成功执行,术后也无严重不良并发症。因此项心导管手术相对成熟安全,住院时程也短,心房颤动病人接受一次永久性的手术,可免于长期持续使用高剂量抗凝血药物、担忧发生出血,或用药不便之苦,「可以说是C/P值相当高!」。

陈科维说,左心耳构造较复杂或过大的病人,不适合放置;建议,若心悸症状,使用血压计无法正确测量出心跳,或已知有心律不整的病人,首先应尽早到心脏科门诊检查。如果发现可能有心房颤动,应与医师讨论包括抗凝血药物与左心耳封堵术等治疗选项,依医师建议接受如食道超音波等进一步检查,以找出最适合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