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特钢:稳中求进结硕果

方大特钢10月27日晚间披露的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8.56亿元,同比增长6.8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利润高达14.97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6.76亿元,较去年第三季度净利2.22亿元大增204.5%,相较今年前两个季度,经营业绩呈上升态势。

今年以来,方大特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主基调,练内功内潜、保安全守环保、抓商机谋创新,用励精图治的务实浇灌出丰硕的果实,以稳健的步伐踏出铿锵的足音

练内功:坚持眼睛向内,精细化管理久久为功

面对新冠疫情和国内外经济形势,方大特钢深知唯有精细管理、深挖内潜,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力克时艰,保持企业生命力和竞争力

今年4月一场“全面成本,大干一百天”活动在方大特钢展开,在确保安全、环保、质量的前提下,在采购、生产技术设备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赛马,做到与行业先进水平比、与本企业3月份水平比、与兄弟企业比;将指标层层分解,明确指标挂靠单位和责任人,每位高管、每位中层干部都有挂靠考核指标;拓宽思路,精细管理,加快引进焦煤新资源,继续优化入炉结构、原料配比、物流运输……“全面降成本,大干一百天”活动,有力促进成本的降低、利润的提升。该公司铁水制造成本在全国同行业排名中由3月份的第30位升至6月份的第6位。今年1-6月,该公司综合材成本比去年同期下降72元/吨;在中钢协同行业对标排名中,三级钢筋制造成本、非合金钢连铸方坯制造成本、低合金钢方坯制造成本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其中低合金钢方坯制造成本名列第一

为继续保持突出的成本竞争力,该公司在“全面降成本,大干一百天”活动后,紧接着开展“全面降成本,再干一百天”活动,充分发挥全员力量,深挖各环节潜力,进一步促进成本的降低、利润的提升。例如,针对原料价格上涨等影响,方大特钢建立供应商考察、价格动态协调机制,结合市场资源配置强弱点,调整采购策略,降低采购成本,8月份硅铝钡钙采购价格下降500元/吨、9月份肥煤采购价格下降30元/吨,降本增效逆势发力收到实效。

今年前三季度,方大特钢炼焦、炼铁、炼钢、轧钢各工序稳定生产,生产成本及设备运维等各项费用得到有效控制,1-9月份公司非合金线材、三级钢筋制造成本位列中钢协对标排行榜第二位。此外,通过积极鼓励干部员工开展修旧利废、小改小革活动,1-9月方大特钢实施修旧利废4407项、小改小革1361项,累计产生经济效益7300万元。

抓商机:与市场同频共振,锻造产品市场竞争力

企业有没有竞争力,产品盈利能力强弱,市场拥有绝对话语权。方大特钢在扎实强化管理,优化生产经营运行,降本增效的同时,密切关注市场信息,把脉市场,审时度势,加快新品研发,调整营销策略,开拓销售渠道,加大盈利产品销售量,抢占先机。

今年以来,该公司本着效益最大化原则,从源头抓起,科学排产,优先保证高效益产品产线满负荷生产。通过加大市场走访、积极调研预判市场,分析历史各规格、各区域、各家客户销售情况,有针对性侧重加大高效益产品中效益最好规格的销售计划;每日复盘工作的同时,追查异常情况原因,并灵活调整销售策略,确保高效益产品销售量提升。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经济影响逐渐消退,钢材需求迎来上行期,尤其是重卡市场呈现快速恢复性反弹,拉动弹扁需求。方大特钢抓住市场有利时机,克服弹扁订单交付时间短、难轧规格多、产品批量小等困难,以高效生产、团队配合、工艺操作无界面的精细化管理,及时满足客户需求。

同时,该公司加大新品研发力度,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近日,该公司研发的1800兆帕高强度汽车用弹簧扁钢实现量产。这一产品因其高质量高稳定性,深受国内一家知名汽车厂商青睐,应用于其商用车空气悬架导向臂,成功替代一直使用的美国进口产品。

谋创新:自动化渗透全面管理,打造企业硬核实力

近年来,方大特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在自动化技术的促进下,企业正在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与综合集成化的方向发展,为企业不断升级精细化管控水平、提高效率、节能降耗节省人力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提供诸多有利因素。

作为黑色金属制造企业,原料采购与产品销售是最为主要的成本支出与盈利环节,控制好其物流过程将为企业带来不菲的效益。为此,该公司搭建“智能物流”平台,打通企业各项生产经营壁垒,将供应商、企业、客户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无缝化程度较高的功能网络链条中,实现企业内外资源协同、提质增效、堵塞漏洞,为企业创造可观社会和经济效益

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外委维修费用,该公司自主研发焊接机器人,研究焊接新工艺,为该公司所有耐热耐磨辊道、耐磨板、蓖板单辊、耐磨弯头、风机叶轮堆焊、烧结台车主梁断裂修复等项目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修复能力,每年可节省外委费用200余万元。今年,该公司自主研发焊接机器人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

此外,该公司智能制造科研项目螺纹钢自动焊挂牌技术攻关也取得实质进展,首批六轴工业机器人焊接设备将于明年1月陆续投入使用。

“今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对企业效能的考验,即便目前疫情得到控制,但对于各行各业的锤炼还将继续存在,运用新技术、新平台保持企业正常运营,促进企业高效发展,成为诸多行业寻求突破的亮点。”对此,一名业内人士评价道。(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