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金融风险成三中全会重点 中国金融改革挑战重重
▲ 中共第二十届二中全会去年2月28结束,原订同年10月召开的三中全会延迟近一年,今在北京召开 。(资料图/翻摄新华社)
● 蔡鎤铭/淡江大学财务金融学系兼任教授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召开。这次会议将确立未来5年或更长时间的政策方针,审议并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央决定」。会议的改革重点放在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加强治理能力。
在此次三中全会上,金融风险成为重要议题。会议强调了建立更加健全的金融体系的重要性,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影子银行、地方债务和房地产市场的监管,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确保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些措施被寄予厚望,预期将为经济带来超越预期的成果。
防控金融风险的背景和重要性
金融风险的防控是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经济的快速成长和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金融体系中的潜在风险也在增加。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金融风险的防控,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
1. 系统性金融风险:
(1)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金融体系内部某个部分的风险可能通过复杂的金融关联性和传导机制,扩散至整个金融体系,甚至影响到宏观经济的稳定。
(2)预防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是维护金融稳定、保障经济健康运行的关键。
▲ 金融风险的防控是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图/视觉中国)
2. 金融体系健全:
(1)健全的金融体系是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一个稳健、透明和高效的金融体系,能够有效配置资源,促进经济成长。
(2)通过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是金融风险防控的核心任务。
影子银行的监管
影子银行是指那些不受传统银行监管约束的金融机构和活动。由于其高杠杆、高风险的特性,影子银行在经济快速成长时期可能积累大量风险,成为金融体系中的隐患。
1. 影子银行的风险:
(1)影子银行通常通过复杂的金融产品和交易,进行高杠杆操作,风险隐蔽且难以监控。
(2)影子银行的风险一旦暴露,可能迅速传导至整个金融体系,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
2. 监管措施:
(1)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明确其业务范围和风险控制要求,防止其过度扩张和风险积累。
(2)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要求,提高影子银行业务的透明度,减少监管盲区。
▲ 影子银行是指那些不受传统银行监管约束的金融机构和活动。(示意图/视觉中国)
►►►思想可以无限大--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加入「云论粉丝团」看更多!
地方债务的监管
地方政府债务是中国大陆金融体系中的另一大风险点。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中,往往通过举债融资,导致地方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1. 地方债务的风险:
(1)地方债务规模过大,可能导致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增加,影响其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能力。
(2)地方债务的隐性风险,可能通过地方融资平台和影子银行等渠道传导至金融体系,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
2. 监管措施:
(1)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格控制新增债务规模,防范债务风险。
(2)推动地方政府债务透明化,建立完善的地方债务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
▲ 地方债务规模过大,将影响地方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能力。(图/视觉中国)
房地产市场的监管
房地产市场在中国大陆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过度依赖房地产也带来了潜在的金融风险。房价过快上涨、房地产泡沫等问题,可能对金融体系和经济稳定构成威胁。
1. 房地产市场的风险:
(1)房地产市场过热,可能导致房价泡沫,一旦泡沫破裂,将对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2)高杠杆的房地产开发和购房贷款,增加了金融体系的风险缺口。
2. 监管措施:
(1)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实施房住不炒的政策,防止房地产泡沫。
(2)调整房地产金融政策,控制房地产信贷规模,提高购房首付款比例,降低金融体系的风险暴露。
▲ 一旦房地产泡沫破裂,将对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图/路透)
建立健全的金融体系
为了有效防控金融风险,会议提出了建立健全的金融体系的总体要求。具体措施包括:
1.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1)加强对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监管,防范其经营中的潜在风险。
(2)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提升监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2. 加强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
(1)建立健全的金融风险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
(2)推动金融机构加强内部风险管理,提升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
3. 推动金融改革创新:
(1)推动金融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2)支持金融创新,发展金融科技,提升金融体系的效率和包容性。
4. 提升金融法治化水平:
(1)完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加强金融法治建设,保障金融市场的规范运行。
(2)加大对金融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金融市场的公平和稳定。
▲ 中国政府希望在未来实现金融体系的稳健和可持续发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经济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图/翻摄 新华社)
通过这些政策和措施,中国政府希望在未来实现金融体系的稳健和可持续发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经济的长期稳定和繁荣。金融风险防控的成功,将为中国大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过度干预恐影响市场创新 金融改革挑战重重
虽然中共在这次会议上对金融风险的重视和应对措施显示了其维护经济稳定的决心,但这些政策是否真能达到预期效果还有待观察。过去的经验显示,影子银行、地方债务和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政府的高压监管固然能在短期内遏制风险,但长期来看,过度干预可能抑制市场活力和创新。尤其是在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中国大陆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这些措施能否真正带来实质性的改善值得怀疑。
更重要的是,政策的落实和执行力将成为能否防范金融风险的关键,但这在中国大陆庞大的官僚体系中往往面临诸多挑战。金融改革的道路注定艰难重重,而未来的经济走向也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使得未来的成果虽有希望,但是否能够完全达到预期,仍需保持谨慎的态度继续观察。
▲ 过去的经验显示,影子银行、地方债务和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图/路透)
●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