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今年有可能降息嗎? 專家揭最大關鍵點:要看這「12字」
美国通膨趋缓可能促使联准会(Fed)2024年降息多达七次,但万一通膨复炽,势必打乱投资人的如意算盘。 图/路透
在上一篇,笔者先为读者们,鸟瞰了会影响今(2024)年投资理财的6大重要关键字之后,在正式提供投资标的建议之前,还必须先交待一下今年,全球的利率水准,特别是FED是否会降息?
美国:为抗通膨而升息,为救经济才降息
为何FED降不降息很重要?因为利率的高低,对于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甚大。举例来说,尽管市场满怀期待,认为美国联准会(Fed)今年会积极降息,且预期降幅7码的机率还高达9成,是Fed决策者暗示的2倍之多。但Fed在台北时间4日凌晨,所公布的Fed 12月会议纪录只表示,将从 2024 年开始降息,却并未透露何时。而在这份「不太鸽」的会议纪录发布之后,造成了美股及亚股的全面收黑。
所以说到底,2024金融投资市场的唯一焦点,就是摆在FED的货币政策上。例如在美银证券分析师Benjamin Bowler所预示的9大风险中,就有5个是与FED的货币政策及美国经济有关。他既担心美联储结束紧缩(及减息)的时间过早,通胀或卷土重来,也担心市场过度乐观,忽视了联储局高利率冲击的滞后性,以及美国经济或陷入严重衰退。
那么,FED今(2024)年有可能降息吗?根据笔者汇整各方资料之后的看法是:包括美国联准会在内各国央行的升息,或降息的最大关键点,就在于「升息力抗通膨,降息抢救经济」这几个字中。
也就是说,只要经济景气不佳的国家,会采取「降息」的政策;也唯有「通膨危机过高」国家的央行,才有可能升息力抗通膨。因此以美国联准会来说,也不会脱离以下的决策模式大方向。
为什么不升息?
一、升息机率不大。由于FED升息的主要理由,就在于「通膨」的有无。所以,从「今年通膨是否会和缓」上头,其实大概可以得出「FED是否会再升息」的决策脉络。
犹记得在去(2023)年8月16日,美国前财政部长桑默斯(Lawrence Summers)在接受《彭博》访问时曾经表示,债市的跌势可能还会持续下去,预计未来10年的10年期美债殖利率,平均会达到4.75%的水准。其理由,主要与「通膨」及「美国不断增长的举债需求」有关。
且最近又有FED官员发话:「尽管通膨目前已降至联准会的2%目标附近;劳动力市场虽然依然紧张,但正在重新平衡,如果不能坚持足够严格的金融条件,就不能指望物价维持稳定」。所以,为了避免殖利率长期下降,重新引发通膨,不应排除再升息。
又尽管笔者在上篇中,有提到「长期趋势是通缩,短期波动会有通膨」。但是,由于FED所在意的通膨指标,是扣除物价波动最大的「能源」与「食物」类项目后,由美国商务部所做统计的「核心PCE(个人消费支出)」,而不是由劳工部所做统计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所以,就算今年有战争或天灾,导致物价指数上涨(最可能的是油价及食物价格),最终会让FED强力升息的动力,恐怕是会「弱」上许多。
升息对景气不好
另一个笔者倾向押注「FED今年不太可能升息」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升息不利经济景气」。在前一篇专栏—「2024年理财趋势展望(上):投资的6大关键字」中,有特别提到各国(特别是美国)的债台高筑,再加上利上滚利之下,不但会排挤国内其他支出项目,也不利经济发展。
所以,尽管FED主席鲍尔曾经大力疾呼,联准会永远不会透过降息,以及让通货膨胀飙升,来缓解政府预算的压力;且在连续升息11次、共21码之后,美国的经济还能交出漂亮的成绩单,包括12月服务业PMI值表现优于预期、12月非农就业人数也优于预期、11月份工厂订单也表现优于预期...等。但是,也有不少数字「不甚理想」。
举例来说,虽然最新公布的ADP小非农,就业人数新增16.4万人,超越预期的10.5万,但报告同时显示薪资成长进一步降温,留在原职的雇员12月薪酬较去年同期增幅中值为5.4%,对于那些换了工作的人,薪资成长8%,两个数字都是2021年以来的最低增速。另外,ISM制造业指数显示美国制造业活动连续第14个月萎缩,这些数据显示美国未来一系列的数据,都将走向经济和通膨降温的方向。
此外,美国的消费者信心,也出现了疲态。例如金库资本管理合伙人兼总经理丁学文就表示,美国的消费者过去,一直在花费他们在疫情期间,透过刺激政策和待在家里所存下来的现金。但预计这些超额储蓄差,差不多已经耗尽。而当这些过剩的储蓄慢慢被耗尽时,高利率就会开始发生影响,然后迫使消费者减少支出。
所以,当2023年年底爆发的「红海危机」,也进一步让市场开始担忧,通膨的袭卷再来,是否会让FED又开始升息?特别是美国2024年的总统大选,是落在11月5日(星期二)举行。若是再因物价高涨而引发高民怨,势必影响大选的结果。
甚至华尔街亦有观点认为,近期所公布的数据、金融风险、实质利率等原因,之所以都无法合理化鲍尔向市场「屈服」,最有可能的原因便是来自美国政府的压力,为拜登的疲弱支持率施压。
特别是占全球约30%货柜运输量的红海,商船屡屡遭受支持与以色列对抗的叶门共和国叛军胡塞运动(Houthi movement)武装份子的袭击,造成航运中断,导致近期海运价格飙升。根据《牛津经济研究院》6日的报告分析:假设红海在几个月内继续关闭航运,且航运运费保持在去(2023)年12月中旬水准的2倍左右,依据模型计算,到了2024年底,全球CPI通膨率可能增加0.7个百分点。
然而笔者认为,红海航线影响最深的,是欧洲及亚洲的贸易,还不是美国本土,且除非像阿根廷一样通膨恶化,否则,当美国经济再也端不出好成绩,甚至引发金融危机之下,FED恐怕是不太可能「冒然再升息」的。
降息看通膨指数
其次,「何时降息」还得看机缘。有关2024年全球央行的货币政策,根据安联投信的预估,全球央行可能结束升息,甚至转向步入降息循环。甚至,自联准会宣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25%至5.5%不变,2024年底利率预测中位数,则介于4.50%至4.75%之间,显示预期降息3码(0.75个百分点)之后,关于FED可能降息时间与次数、幅度,各个金融机构及分析师们,莫不开始踊跃「献策」。
例如高盛的最新预期就认为,联准会将在2024年3月、5月及6月,连续3次各降息1码。而在3次连续降息后,预料其后每季都会降息1次,也就是全年共降息5次;2025年则预期降息3次,届时终端利率会降至3.25至3.5%,低于此前预期;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则预测6月首次降息,而到2024年底,基准利率将下调5码(125个基点);巴克莱银行(Barclays)预期6月开始降息,然后联准会将每隔一次例会降息,年底前再降息两次;国泰世华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启超预测,美国联准会今年6月启动降息循环,幅度约3、4码。
投顾公司MBMG集团的共同创办人兼管理合伙人甘布斯(Paul Gambles),上CNBC节目《Squawk Box Asia》受访指出,Fed在降息方面未跟上趋势,为免货币紧缩周期流于极端和拖延过久,光是2024年,起码得5度降息。
美国高盛的经济学家哈祖斯(Jan Hatzius)的预测,则与芝商所(CME)的Fedwatch工具一样,都预测联准会将在2024年降息5次。
至于渣打集团,在其所公布的全球投资展望中表示,美国通膨放缓趋势已于2023年底形成,并将持续至2024年,利率的转捩点可能在年中出现,随美国经济最终陷入衰退并无法避免,尽管联准会说2024年只会降息3码,但因衰退风险上升,降息5码(125个基本点)机会已经大幅增加。
各个机构对于降息的预测,最重要的理由便在于「通膨有减缓趋势」。特别是美国联准会(Fed)对抗通膨有成,其所偏好的通膨指标—「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PCE)」在去(2023)年10月年增幅是3%,凸显物价压力正持续减缓,也加深外界对于Fed在2024年上半年启动降息的预期。
然而值得投资人注意的是:不升息,就一定会「马上降息」吗?恐怕也未必。例如佛家,常会谈到所谓的「因果」。尽管「如是因,便有如是果」,但是,若没有外缘相助,也生不出该有的果。也就是说,2024年各国的货币政策,虽然比较会是倾向「不再紧缩」,但若要提到「降息」及「量化宽松」,恐怕时间点及幅度都未定。
经济学家陶冬就曾表示,全球央行货币政策转折方向极其明确,「转向」是2024年核心词,但时机难以判断,主要是各国政府的态度相当暧昧。特别是尽管鲍尔曾暗示,历史性升息循环已结束,但在这场2023年最后一次政策会议上,鲍尔并未提及何时结束缩表。
降息至少有两条件
像是最近,就有媒体根据法人整理的过去降息纪录,归纳出5点「除非满足以下至少两个条件,不然很难触动美国联准会进行降息」的论点。另外根据陶冬的预测,美国2024年经济将会「软着陆」,但在美国这两年强劲升息后,美国金融业将是最弱的一环,不知何时就会崩掉。他认为这是美国经济最大的问题,且不只是单一问题,而是会有一系列的反应,一旦发生这种情况,Fed就会开始降息。只不过,「当火还没着起来时,救火车不能出现,以免引起市场不安」,所以他认为2024年美国降息,不会是因为经济衰退带来的降息,而是因事件带动。
陶冬进一步表示,美国经济今年最大的金融灰犀牛,就在笔者上期专栏所提到的,总金额5.6兆美元的商业房地产。他表示,尽管新冠疫情结束,但多数企业员工回公司工作的习惯还没有回来,于是出现了租金不断下跌,贷款成本却不断上涨的情况。他认为这将是很大的金融风险。
若依《大贬值(The Great Devaluation)》一书作者—Adam Baratta所言,FED当初的成立,就是为了华尔街金融大咖家族的利益而成立。由此来看,降息肯定不会缺席,只是FED「出手」,还必须有个名目才行。
笔者比较相信,之前FED迟迟不愿明快停止升息,以及立刻降息,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争取下一次金融或经济危机时,有足够的「子弹(资金)」以因应!
所以,就以全球最动见观瞻的美国联准会(FED)来说,绝对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务必要看到美国经济,真的陷入严重衰退,或是发生大幅度的金融风暴,导致市场流动性出现危机,才会用极快的速度降息,并向市场大量释出资金。
至于美元,笔者其实并不「看淡」。最大的理由有二,一是经「比较」而来。Economic Outlook集团首席全球经济学家鲍莫尔(Bernard Baumohl)就曾表示,在最糟情况下,其他国家的通膨与利率可能攀升,但美国可能会是个例外。他的理由是:外国投资人在全球冲突期间,就将资金投入到美国市场,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最安全的避风港。鲍莫尔甚至预测:「美国利率可能下降,美元则可能升值」。
理由之二,则是从美国国家战略角度思考而来。尽管美元过去一直在全球金融体系占主导地位,但近年因为美中竞争、俄罗斯遭制裁等因素之下,全球「去美元化」的呼声越来越高。面对这样的挑战,身为第一强权的美国,绝对不会坐视而不管的。
此外投资人也别忘了,美国的举债只会越来越多,且世界各国也非常明了,美国举债越多,美元长期势必贬值,就会进一步思考「取代美元资产的最佳去处」。
且美国目前,唯一能维持长期超高竞争力的产业,就只有金融投资产业。所以,不论是为了日后能借到更多钱,或是让全世界的资金,都能留在美国金融市场「投资」,维持美元升值,或至少不致于大贬值,绝对是有利美国国家利益的做法。
所以经济学家陶冬就预测,今年美元还是最高的,因为其他货币都趴下了,「你不买美股、美债,要买日股日债、陆股陆债、欧股欧债?」他认为今年美元会下行,但大幅度下降不可能,「因为没有其他可以取代的货币」。
中国大陆:降息、降准都可能一起来
相对于美国FED在去(2023)年的「升息」,中国大陆为了「救经济」,已在去(2023)年二次降准。尽管中国人民银行未在去年年底「降息」,并宣布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连续第四个月维持不变,5年期连续第六个月不变。但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并减轻银行经营压力,6大国有银行自2023年12月23日起,同步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幅度从10~25个基本点不等。且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2023年第三度下调存款利率,且和前两次相比,这次下调覆盖面更广,涵盖定期存款中所有期限,以及协定存款、通知存款等,远超市场预期。
正因为经济恐怕会「非常难看」,所以,大陆官媒—《中国证券报》在去(2023)年12月7日,就引述专家分析指出,为加强信贷进行均衡投放,货币政策将继续发力稳增长,预期2024年将继续降准降息,幅度可能与2023年类似。也就是:降准50个基本点、降息20个基本点左右,并带动存款利率下调。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主管朱海斌,也在2023年12月17日预估,在美国联准会利率政策转弯前后,中国人民银行将于2024年降息10个基本点,并降存准率3次。
资料来源:2023年12月18日《工商时报》
日本:继续维持货币宽松政策
可以这说,2024年全世界所关注的两国央行,除了美国FED之外,恐怕并不是身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大陆的央行,而是才刚从「失落30年」走出来、「长期实施零利率」的日本央行。
尽管日本央行不得不放弃了将十年期借贷成本维持在1%的承诺,但却出现一个满有趣的现象:全球投资人期待美国「何时降息」,却又同时猜测日本央行「何时放弃超宽松货币政策」?
事实上,原本押注日本央行退出宽松政策的机构还不少。其理由,便在于日本央行一直最为关心的通货膨胀数字。因为日本过去将近25年深陷通缩、经济成长停滞的低迷期,无论政府使出何种手段打击通缩都没有明显成效,没想到却因为一场新冠疫情,和一场俄乌战争而改变。由于供应链严重受阻,因为原物料及能源、谷物价格上涨,导致民众苦不堪言,却反而让日本的长期通缩改观,让日本的通膨率在2023年4月达到2.5%,超越日银设定的2%通膨目标。至于日本总务省之前所公布,被视为日本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指标的东京核心CPI,在10月年增2.7%,不但是连续第26个月缔造正成长,且是连续第17个月,年增幅大于日银设定的2%通膨目标。而日银在2023年10月底预期2024年度(4月起)核心通膨率约在2.8%,将是连续第三年高于2%目标值。
自日银10月例会中,调整了「殖利率曲线控制(YCC)」政策后,便被市场解读为替超宽松货币政策退场铺路。但是,当日银总裁植田和男在2023年12月19日会后也强调:「前景的不确定性极高,明年1月升息的可能性不大」之后,再度带动之前强弹的日圆急跌。
虽然日本整体通膨率,自2022年4月以来,就一直稳定在2%之上。但其主要是靠「进口成本上涨」所驱动,实质薪资负成长则牵制着日本家庭支出。不过,市场正乐观看待今年「春斗」的工资谈判,有望带动良性消费循环。
因为有专栏作者便指出:「相对于美国希望舒缓紧俏的劳动市场,以避免因薪资提高过快而延长通膨的压力;陷于30年停滞的日本,却是想要借由物价上涨,趁势为薪资的成长创造空间。特别在疫情之后,由于进口物价大涨而带动一般物价水准,使薪资跟着松动。日本央行希望形成物价带动薪资、薪资成长使物价上涨的良性循环,因此才持续货币宽松政策」。
事实上,影响日本央行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变数,还有最近发生在能登半岛的大地震。例如有法人表示,日本央行原本预计上半年,会结束负利率政策。尽管这2起天灾与意外,不会对今年日本经济成长率造成冲击,但是,社会悲伤的氛围,再加上日本央行过往习惯的「政治性」思维,要结束负利率政策的时间,恐怕会再往后延。也就是说,最快下半年,才会启动升息循环。
又例如刚改变想法的摩根士丹利三菱日联证券则预测,日本目前超宽松货币政策「应该还会再维持一阵子。该券商认为,日本央行要先评估能登半岛大地震,对经济的真正影响有多大。在元月几乎已经不可能动利率之下,日本央行最快可能要等到4月,才会有进一步的动作。
日圆汇率怎么走?
最后谈到日圆汇价,个人认为,尽管各种「结束负利率」及「升息」的说法甚嚣尘上。但在日本经济(企业利润)未转好之前,负利率不可能退,因为,打通缩的目的是救经济。所以,在日本经济没有确定「正式复苏」之前,日银原本的宽松货币政策不可能「退场」,日圆自然也没有理由「转强」。
因为根据元大银行的分析,弱势日圆不但提振了厂商的获利,外国旅客的回笼,也让观光及百货业等内需产业受惠。笔者也认同元大银行的预期:日本央行将坚持宽松立场,确保通膨成果稳固后,才会有下一步动作。
笔者之所以特别提到日圆的走势,是因为日圆走势,将与日本经济的表现,是「牢牢绑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假设日本政府希望日本经济持续畅旺,弱势日圆势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