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晚期患者逾6成 專家點出「這些生活習慣」很重要

肺癌的致病因子复杂,专家认为,教育国人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很重要。记者邱德祥/摄影

台湾的肺癌患者中有3分之2没有吸烟史,且晚期肺癌患者逾6成,目前认为空气污染、厨房油烟等是可能的环境影响因子,家族史也有相关性。肺癌致病因子复杂,应该如何预防?专家认为,「天天五蔬果」的饮食概念很重要,烹调时避免高温炒炸、规律运动,透过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有助避免罹癌。

中研院士杨泮池及中华民国癌症医学会、台湾免疫暨肿瘤医学会、台湾肺癌研究学会、台湾胸腔暨重症加护医学会、台湾临床肿瘤医学会及台湾医学会等六大医学会,今天发表台湾肺癌防治共识,希望串连有力的防护网,跨部门的合作,针对不同期别肺癌拟订不同防台策略,透过国家级肺癌办公室整合和运用行政资源,串接预防、筛检到治疗,协助全面性改善肺癌预后。

台湾临床肿瘤医学会理事陈育民表示,肺癌死亡率与诊断期别高度相关,第一期肺癌五年存活率高达9成,若第4期才确诊,5年存活率仅剩一成,差别相当大。

台湾肺癌研究学会理事长杨志新表示,不同基因型态要有不同治疗,如何借由接轨国际标准治疗,帮助提高不适合手术的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绝对是国家级肺癌办公室要达成晚期肺癌5年存活率倍增的重点,在健保资源限制下,仍有部分标靶药物未获给付,免疫药物的给付也与国际指引有些许落差,因此,初级(预防)、次级(筛检)及三级(治疗)的三级防治目标,除让肺癌治疗接轨国际,也有助提升晚期患者存活率及生活品质。

台湾免疫暨肿瘤学会理事长张文震指出,肺癌的致病因子复杂,国内很多肺癌患者并没有吸烟,且女性发生率高,因此,教育国人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很重要,如「天天五蔬果」的饮食概念,烹调时避免高温炒炸、规律运动等,透过国家级肺癌办公室的整合,从前期教育、健康习惯养成着手,再串接到筛检和治疗,全面性对抗肺癌。

台湾胸腔暨重症加护医学会理事长王鹤健补充,要从根本上帮助民众远离吸烟可能致癌的威胁;此外,空气污染如汽机车排气、工业区废气的管控,需环保单位协助将空污指标逐步降至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