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的國度:1940,法國陷落(三)
分裂的国度:1940,法国陷落(三) | 文化视角 | 转角国际 udn Global
前情提要: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一九一四年爆发,突然降临的战火,令法国人不得不暂时团结对外,并在付出了庞大的代价后获得了胜利。铁血独裁的德意志帝国,在战后土崩瓦解,法国一跃成为欧陆最强的国家。表面上看来,这似乎证明了法兰西的民主共和路线正确。
然而,在这个夏伊勒称之为「第三共和国最光荣的时刻」背后,却潜伏着许多令人忧心的危机。这场大战摧毁法国人近三分之一的家园、失去十分之一的总人口,并让他们背负了难以计数的战争债务。对从诞生之初就饱受波折的法兰西第三共和来说,最大的考验,才正要到来...
文/洪仕翰
在希特勒的带领下,这个人口近乎法国两倍、工业生产能力更胜一筹的国家,其对外政策正日趋军事化与极端化(图:1933年11月,慕尼黑街头的纳粹造势队伍)。 图/美联社
▎德国崛起与慕尼黑会议
正当法国为了意识形态分裂而闹得不可开交时,其强邻德国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纳粹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在1933年上台,并很快肃清异己、巩固权力。在希特勒的带领下,这个人口近乎法国两倍、工业生产能力更胜一筹的国家,其对外政策正日趋军事化与极端化。纳粹德国首先于1933年底退出了国际联盟,开始大肆扩张军备,又在1936年公然违反《凡尔赛条约》,派兵占据了莱茵兰非军事区,并参与西班牙内战,接着更在1938年,「合并」了邻国奥地利。
由于前述作为皆未引起西方盟国的激烈反抗,食髓知味的德国很快地将目标转向捷克斯洛伐克,宣称其境内苏台德区(Sudetenland)的主权,最终促成了恶名昭彰的慕尼黑会议。
对于不友善强邻的崛起,隔着莱茵河相望的法国并非全然无感。然而忧心忡忡的法国人对于应该用甚么样的态度来回应德国的崛起,却莫衷一是。由于上次大战在人命与财产上的惨重损失,法国民间弥漫着反战情绪。先前遭受人民阵线打压的极右派人士,开始唱衰议会民主、主张效法希特勒的方式重整法国;势力庞大的保守右派人士,则提倡德法友好,希望能借此来围堵他们眼中有可能席卷欧洲的共产主义;至左派当中,与法国共产党决裂的温和社会主义者,则多半拥抱和平主义,至于共产党虽然主张对德国采取激进手段,但是他们的路线与莫斯科太过一致,早在西班牙内战时,就已不得多数法国人的信任。至于其他意识到纳粹崛起可能成为大问题的有识之士,则发觉自身势单力孤。
而导致法国难以有所作为的原因,除了此种社会内部因素外,尚有外部因素,也就是其重要盟邦大英帝国的态度。前次大战的经验使法国人认识到,如果没办法获得英国的鼎力支持,法国将难以单独对抗德国的挑战。
然而,令情况雪上加霜的是,1930年代的英国,对外正奉行着绥靖主义(appeasement,或称姑息主义),其讨好德国的程度,比起法国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样的情境下,法国也只得跟着对崛起中的德国采取绥靖主义。
忧心忡忡的法国人对于应该用甚么样的态度来回应德国的崛起,却莫衷一是。(图为1933年,德军在汉诺威附近的大阅兵。) 图/美联社
法国的态度,将在随后到来的慕尼黑会议中,遭到极大的考验。
1938年9月12日,希特勒在纽伦堡阅兵的演说上,指控捷克共和国迫害苏台德区的日耳曼人,并要求捷克政府赋予这群人自决权,让他们能够回归德国。
隔天,受到演说煽动的部分苏台德区居民,在德国的暗中支持下发动武装起义。捷克政府随即宣布戒严,并派遣军队前往苏台德区弭平叛乱。冲突造成数十人死亡与数百人受伤,欧洲的紧张情势瞬间升高,德国秘密动员准备入侵捷克,而与捷克订有互保协议的法国,也发布了部分动员令、开始召集后备军人。眼看双方已箭在弦上,大战似乎一触即发。就在这个节骨眼,纳粹德国透过义大利从中「协调」,向深恐战争爆发的西方盟国递出了「友善的提议」,四国领袖遂在慕尼黑召开了商讨苏台德区命运的会议。
事后来看,当时的紧张局势有如「胆小鬼游戏」:一边是亟欲扩张且无惧战争的纳粹德国,另一边则是极力避战的西方民主国家。希特勒大胆地下注,赌英法两国会为了避免战争,放弃履行他们对捷克政府的约定,而他赌赢了。
尽管法国总理达拉第曾经如此公开呼吁:
1938年9月29日,四国首脑在慕尼黑召开何评会议。左起: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意大利外长加莱阿佐·齐亚诺。 图/维基共享
1938年9月30日,英国首相张伯伦在机场对群众挥舞着与希特勒签署的和平协定。 图/维基共享
然而,在国内反战声浪高涨,与同样想避免战争的英国首相张伯伦坚持下,达拉第本人也没能坚持住原先的强硬立场。慕尼黑会议的结果,正是西方强权再次屈从于纳粹德国的要求下,签署协定将苏台德区交给德国。达拉第不幸地一语成谶。
讽刺的是,当慕尼黑会议的结果传到法国时,分裂的法国却展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内媒体不分党派皆对《慕尼黑协定》额手称庆。「我们避掉了战争,躲过了灾祸。」人民阵线的领袖莱昂‧布姆鲁(Léon Blum)在左派报纸《人民报》上评论道:「人人都能重返工作冈位,再度安眠。」右派报纸同样也沉浸在赢得和平的喜悦中,巴黎最大报《小巴黎人》报甚至写道:「《慕尼黑协定》是法国高超坚定的外交策略所取得的成就。注1」
《慕尼黑协定》签署时,夏伊勒正好待在巴黎,他批评道:「法国社会主义分子满怀和平主义,法国右派不是法西斯分子,就是失败主义者。」或许是因为身为事件当下见证人的身分,又或许是受到对绥靖主义大力批判的战后政治氛围影响,夏伊勒对于当年法国人的决定,难以抱持同情式的理解。他用了近半本书的篇幅,描绘慕尼黑会议的始末,并大力抨击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夏伊勒认为,西方国家在最后关头选择了退缩,牺牲的将不只是捷克斯洛伐克这个中欧国家,而是西方国家自身的道德勇气,以及使西方国家失去了与苏联合作围堵纳粹德国的机会。慕尼黑会议抹煞了西方盟国与苏联间仅存的互信,并使后者认知到与希特勒合作或许更能确保其自身的利益。是以苏联很快就调整其外交政策,转而与纳粹德国达成了瓜分波兰的协议。
看在夏伊勒眼中,由于西方领袖的懦弱胆怯、不切实际,以及法国人民苟且偷安的心态,慕尼黑会议将使法国在即将到来的二次世界大战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夏伊勒最后写道:
(《慕尼黑协定》)替法国(第三共和)敲了丧钟。注2
在《慕尼黑协定》上签字的法国总里达拉第(图中)。 图/维基共享
▎二战爆发与奇怪的战争
和平主义的幻梦终究还是破碎了,而且还是被人狠狠地敲碎。慕尼黑协定的几个月后,德国就公然违反协定,吞并了孤立无援的捷克斯洛伐克,并将侵略目标转往波兰。自觉受骗上当的西方盟国,此刻才开始想要寻求俄国人的帮助;然而,纳粹早已抢先一步,与史达林达成互不侵犯与瓜分东欧的协议。惊恐的法国政府明白战争已难以避免,只得跟着英国一同保障波兰独立来亡羊补牢。
此举再度撕裂法国社会,法国极右派与他们(或许有些荒谬)的新盟友共产党极力反对,希望「不计一切代价保住和平」,保守右派势力则一分为二,犹豫不决。正如同夏伊勒所观察的,与前一次大战爆发前的形势相比,此刻的法国显得「更虚弱、更分裂、更没信心。注3」
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两天后,法国跟在盟友英国后头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爆发。
从二战爆发到隔年5月这段时间内,西方盟国除了曾短暂地对莱茵河彼端的敌人发起试探性攻击外,几乎可以说是按兵不动。英国人称这样的情况为「假战」,而法国人则称之为「怪战」(Drôle de guerre)。前次大战那种如屠宰场般的血腥壕沟战并未发生,战前西方盟国十分担忧的大规模空袭也并未到来。在山的另一头,德国人按兵不动的原因很单纯,因为他们必须要优先解决东方的波兰,以避免两面作战,然后再寻求合适的时机将矛头转向西方。
1939年10月5日,迅速占领波兰的德军,在华沙接受元首希特勒的校阅。 图/美联社
然而,在山这一边的法国,其按兵不动的原因就复杂许多。
尽管法国已经对德国宣战,但是举国上下仍有不少人存有侥幸心态。正如一位内阁阁员在日记中指出的,「参战的法国并不相信战争。注4」尽管战争预算案在国会内已获得通过,但仍然有政治人物在吵着宣战合宪与否的问题;尽管已经参战,但内部分裂的法国,却迟迟没有办法如上次大战般,组成跨党派的联合政府;尽管已经参战,但许多军方与政府代表人物一心想的,仍是如何避免残酷的战火烧到法国境内。
马其诺防线示意图。 图/维基共享
从马其诺防线的设计图中,看得出法国人对这种如科幻小说般的巨大防御工事抱有憧憬。 图/维基共享
法国政府对自身的马其诺防线寄予厚望,认为这座在战前花费了大量国防预算与人力,在德法边界上所修筑的史上最大要塞结构群,可以有效阻止德国人的入侵。后世有一些军事史家,将这种法国试图将战火阻绝在境外以求自保的心态称之为「马奇诺心态注」(Maginot mentality)。
当然,马其诺防线并非没有缺点。法国人自己也知道,这条法国版的万里长城并不够长,它只涵盖了法国与德国直接相接的领土,而没有延伸到法国与中立国比利时的交界地带。然而,没有参战的比利时拒绝西方盟军穿越自己的国界,深恐此举将会破坏自身的中立而激怒德国人。但是,法国人也没有办法在法、比边界修筑马其诺般的防线,因为此举将会被视为抛弃荷兰、比利时等低地国的举动。
由于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便是从比利时这个地方攻进法国境内,是以法国军方所想出的应对之法,是把自己的精锐部队放在法、比边界处,一待德国炮制上次大战的计划入侵比利时后,法军便会将精锐投入比利时境内,与友军一道将德国阻挡在法国领土之外。
毫无疑问,这样的计划将使得盟军在战略上处于被动,只不过法国的决策者有很好的理由说服自己这么做。法国与德国不同,较晚才开始重整军备,且本身的人力与天然资源也不如德国丰富。如果要与德国打一场长期的消耗大战,法国会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从其殖民帝国和海外盟友集结到所需的资源与兵力。更何况,英法两国也不愿意主动破坏比利时的中立。这些因素都加强了法国采取不主动攻击德国、「决战于境外」政策的诱因(...接后篇...)。
1939年12月集结在法国东线的英法联军部队,此时他们还不知到溃败的命运就在眼前。 图/美联社
图/美国国会图书馆
▎备注
分裂的国度:1940,法国陷落(二) | 文化视角 | 转角国际 udn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