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SPAC非易事 国际资金人脉成重点

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在美国资本市场已运作20多年,疫情期间美国货币政策大宽松导致资金泛滥,SPAC作法被拿出来用于「圈钱」,也获得实际的回应,根据统计,2020年共有248家SPAC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累计募资达833.35亿美元,首次超越传统IPO上市模式,到了2021年,美国SPAC的IPO数量高达613家,总募资额更创下1,623.94亿美元新高。

此一热潮也吸引亚洲的新加坡和香港跟进。永坚资本执行董事郝伟杰表示,近年资金大量涌入SPAC,明星企业与创办人参与者众,从结果证明,SPAC作为资本市场的一种「创新型IPO工具」可说是成功的。

张正皓给予台湾新创企业赴海外融资四点慎重建议:一、开始构想SPAC的前期,就要想要对接海外资金、国际金融机构的连结,不要自我设限于台湾的资金或金主,要做好国际法人关系(IR);二,要先有「对标」的企业,最好是行业里的主流企业和他们的资金,这样能为台湾的新创企业提升地位;三、前两个作法,只要是有利于未来二级交易市场的流通,避免太过冷门的结合;四、上架SPAC之后的股价表现也是重点,「上市之后才是真正的开始!」

张正皓曾辅导投资港美股IPO项目已有64个,其中SPAC项目就有17个,在亚洲有「SPAC操盘王」之称。他和台湾分享SPAC的成功之道,主要程序有两项:一是先募集资金「造壳」,另一则是寻求有营运前景的未上市公司,再将之并购。根据他的经验,SPAC能作到成本低、时间短、确定性高等三大优势。

尽管市场热潮不息,郝伟杰提醒,历史证明任何一种模式的迅速成功,肯定会伴随着「投机主义者」的到来,参与SPAC的国际机构、金主对于企业的选择,也会提出更专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