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管制降扬尘 创新智能抗空污

高市府环保局推广智慧工地,设置塔吊喷淋系统,降低工地扬尘。(高市府环保局提供/洪国祥高雄传真)

高市府环保局为改善逸散污染源议题,除了着手研议创新河川扬尘抑制策略与加强街道扬尘洗扫外,更透过「业者自律」、「公私协力」、「政府加强稽查」模式,协助营建工地建置多样化新形态防制措施,提升空污智慧化管理防制能力。

近年公共工程与房屋建案等营建工程如火如荼进行,街道扬尘、营建工程与河川裸露地等逸散污染源,常因自然风蚀或交通车辆经过,而扰动产生的空气污染,高市府环保局透过多样化防制措施管理模式,辅导业者结合微型感测器、智能监控与即时通报系统,搭配水雾或洒水降尘,借由智慧化预警模式,缩短营建工程主动应变反应时间。

环保局也辅导业者提前因应今年11月1日环保署修正公告「营建工程空气污染防制措施管理办法」各项要求,新法修正重点要求营建工地污染减量再升级,包括扩大管制对象、提高施工围篱、增加工地覆盖率、自动洗车设备、控制粉尘逸散、增设监视系统等6大面向。

高屏溪裸露滩地易受强烈风速吹拂,使粉尘卷扬至空气中,造成沿岸空气品质恶化,环保局为了改善河川裸露地扬尘,与第七河川局针对高屏溪扬尘好发热区执行改良土质增进绿化植生与短土堤破坏风场等创新工法,根据统计,今年1到9月防制面积已达789.3公顷,且高屏溪裸露地面积相较于2021年同期下降42.6%,分析高屏溪沿岸测站资料,2022年1到9月美浓与大寮测站悬浮微粒(PM10)高值出现时数下降86.6%。

每年10月进入秋冬空品不良季节,环保局除结合区队47部扫街车,并运用2部小型扫街车及2部中型「油电复合动力」车辆执行洗街作业,每年可执行洗扫作业超过30万公里(削减PM10>780公吨),借由街道洗扫削减路面尘土堆积,改善扬尘,保障民众健康与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