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 八国联军借尸还魂?

(图/摘自G7官网)

八国联军是中国之耻,起因为义和团「扶清灭洋」运动。由于暴行日渐扩及京师,为保护租界区与使馆安全,八国联合出兵概估如下:美国3420人、英国12020人(从殖民地征兵)、法国3420人、德国900人、义大利2580人、奥匈帝国296人、俄罗斯13150人、日本20840人。

为何日本派遣军队的人数最多?史学家多半以「距离最近」回应,其实没有那么单纯。

八国联军以前,日本虽与清廷经历甲午战争,但当时民情并非一面倒。例如陆战期间,日军营区大门外,每天清晨都可看到赶着牛车、马车,抢着为日军运送辎重,赚取蝇头小利的中国小市民。此外,北洋水师学堂年轻的学生,有的甚至抱持「日本胜利也不错」的心态。

正因为如此,义和团之乱从1899年10月爆发,联军于次年6月11日从天津出发,第1个被暴民杀害的日本人,是当天前往接应联军指挥官的「日本驻清使馆书记」。接着7天后,第2位日本人被处死,罪名是「间谍」。

可是,即使中日仇恨不深,日本不仅派遣最庞大的军队,一路还冲锋陷阵、英勇无比,骨子里的原因,可从联军攻入京师的暴行看个大概。北京城破,日军直奔「户部」(类同今日财政部),将存放在库房的360多万银两洗劫一空,之后才加入联军打砸抢杀的行列。

八国联军对日本而言,重点在「抢钱」。之所以如此,得回溯到甲午战争之前。那时日本民间不乏反战思想,毕竟清朝家大业大,小日本有几分胜算?没想到日本有限的出兵,胜利却十分容易,战后赔款更让人震惊!

甲午战败,清朝赔款相当于全国2.5年税收;这笔钱,足够日本6.5年的全国总支出。小小的战争竟能为国家带来如此巨大的利益,军人地位扶摇直上,原本反战的人民也改变心态,这才导致一发不可收拾的军国主义。

由于赔款巨大,民间根本花不完,因而政府将84%的赔款用于建军。以海军为例,甲午战争时日本拥有31艘舰船,其中最大者为4200吨,总共只有4艘。甲午战后十年,日本军舰数暴增至103艘,其中6艘为12500吨战斗舰,6艘为9800吨重巡洋舰。

回头看这段历史,难免令人想起「历史总是不断重复」这句谚语。如今G7全都派了参战的军队,这是八国联军借尸还魂、命运的巧合,或「侵略杀人」的基因是烙印在民族骨髓里的DNA?(作者为海军退役上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