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怀柔难民 包吃住再送回国

2014年9月,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的乾隆老年像。(CFP)

广西防城港市里火口岸,边民拉着进出口商品进入中国境内。(CFP)

叙利亚难民已成欧美国家的头疼课题,国际舆论甚至也开始把「冷箭」射向身为大国之一的大陆;其实除上世纪迄今,接受、中转各国难民行之有年外,早在古代,尤其清朝乾隆盛世时,也曾面临类似的难民问题,除「好吃好喝招待好,给钱给粮送回家」,以示「怀柔远人」外,一旦难民威胁边境安定,也会全力「把关」封堵难民潮。

当时东亚区域内任何一国发生战争(清朝称之为「内讧」),若难民涌入「天朝」版图内,清代地方官处理的最高指导原则,就是「将难民送回去」。以乾隆四年(1739年)安南国(今越南北部)发生内战为例,大量难民涌向云南、广西边境,地方官最初也采取送回原籍的作法。

优待难民 成本惊人

云南总督庆复上奏乾隆:「臣敬体圣主柔怀万方,中外一体之德意」,「沿边地方搭盖棚厂、收赈难民」,获乾隆同意。广西巡抚杨锡绂也奏报,对来到广西觅食的难民「分别存恤」,老弱病饿的发给口粮,等身体恢复再押送回籍;强壮、能够行走的,就提供口粮、路费,交由安南谅山的官员处理。乾隆也称赞「办理颇妥」。

但如此「怀柔」的作法,应付小规模难民颇具成效,遇上大规模、长期间的难民潮可就破功了。优待大批难民「供吃供住」不仅成本惊人,而且导致更多难民蜂拥而来;为求「怀柔远人」,镇守边疆的官员也往往放松关隘管制,结果造成与难民无关的有心人士,趁机扰乱边境。逼得原本「怀柔」的官员,也得改采「非内地人民,一概拦阻,不许放入」。

边境设关卡盘问

就连乾隆也下定决心:「务使各关隘盘查禁止实在严密,以靖边疆」。1743年5月云南边境额外加派防守兵力,特别是在难民流动人口较多的广南府一带,增设关卡盘问,若遇客商贸易,就发放腰牌放入境内;如果是难民,查明后仍给予口粮、路费,押送出关。

与现今德国张开双臂「拥抱」叙利亚难民,有着全然不同的时空背景、治理思维,当时无论采宽松或严格的措施,清廷本质仍是拒难民于边境之外;但只要安南国内的战争不止,难民就会流向相对安宁的中国边境,很难完全封堵住难民潮。

对此学者专家也指出,当时上至乾隆皇帝,下到边疆官员思考的重点,并不在于难民涌入国境后如何管理,而是「有无必要接受」的问题:既然属国难民也是「天朝子民」,都有义务管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不将难民交由属国管理?」或许可解释清廷为何选择将难民送回去,而不愿意将其纳为「编户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