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耗资47亿,只为给月牙泉“续命”,到底值不值?
月牙泉是国内著名5A级景区,也是甘肃敦煌的“金招牌”和“摇钱树”。可惜到上世纪末,月牙泉已接近干涸,平均水深仅0.7~0.8米,为此敦煌不惜花费巨资为其“续命”。
月牙泉
月牙泉因形式似“月牙”而得名,长约100米,宽约25米,目前平均水深大约只有1.5米左右,泉水主要补给来源是党河地下古河道。在古代,因为地下暗河水源补给充足,所以化身为湖,水势浩大,可以跑船。
月牙泉
月牙泉距离敦煌市区仅6公里,这也符合人类逐水而居的习惯,但同时也为月牙泉的干涸埋下了隐患。上世纪50年代,月牙泉水源充足,东西长218米,南北宽54米,平均水深可达7米。
距敦煌市区仅6公里
但随着后来人口不断增加,需要不断垦荒造田、打井灌溉,一点点将地下暗河的水榨干,导致泉眼已经不往外涌水了,月牙泉因此迅速萎缩,到1985年时,已接近干涸,危在旦夕。
月牙泉的“命脉”——党河
为了替月牙泉“补水续命”,甘肃可没少花力气,先后采用了两种补水方式。第一种方式比较简单直接,就是像“引汉济渭”那样,通过铺设输水管道,以人工注水的方式提高月牙泉的水源补给量和水位。
可惜这种方式“治标不治本”,因为月牙泉处于沙漠地带,渗漏严重,因此补再多的水,也没有水位下降的速度快。而且水质不同,与泉水本身无法融合,导致泉水浑浊、发臭。
引汉济渭
因此,这种补水方式很快就被摒弃了。既然不能人工补水,那就模仿自然生态补水的方式为月牙泉补水。月牙泉的主要水源来自河流渗透得来的地下水,因此当地将党河一分为二,选择最有利于补水的一段河道建设了一座大型渗水场。
地下水补给泉水
渗水场全长5.8公里,宽150-380米,距离月牙泉仅4公里,真实还原了月牙泉原始地下水补给环境,只需要3-5天,渗水场的水就能渗到月牙泉,源源不断的实现自然补水。通过这种方式,每年可补水1450万立方米,月牙泉的水位因此也回升到1.5米左右。
“人工河流”——渗水场
月牙泉虽然“回来了”,但这笔买卖做的到底值不值还有待商榷。我们不妨算笔账,月牙泉这项补水工程总投资47亿,占敦煌当地旅游年总收入约三分之一,虽然说是下了血本,但其实并不亏,因为月牙泉每年的旅游收入就能有40亿,只需一年就能收回补水成本,即使只能维持二十年,也是赚的。
月牙泉
当然,抛开经济效益不说,只从文物古迹保护的角度去看,这笔买卖也是值的,毕竟一个千年古迹的消失,是多少钱也换不回来的,更别说这个错误是人类自己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