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商」到底值不值得那个费用?

心理师所受的训练就是,从自己和个案的主/客观角度看待这件事情、感受这件事情。(图/翻摄自pixabay)

庄博安咨商心理师。经营脸书粉丝专页「标注自由 - 庄博安咨商心理师」。

看到这两天PTT沸沸扬扬的在讨论咨商费用问题,看到满多对咨商有好感的人、以及心理师自身站出来说话还满感动的。我这边也就我的理解,尝试白话好懂的方式回答。

其实过去国内外心理师也不断的发表论文或文章在讨论,这个最核心的问题还是:

「心理咨商到底有没有用?值不值得那个费用?」

毕竟北部动辄2000-4000元(纯自费,不包含其他补助)的费用不是人人承担得起,就算觉得是小钱也不想被当凯子,既然花了钱,就要觉得值钱。因此本篇文章也是让考虑是否要进入咨商的人,以及正在咨商中的人参考,你可以如何提出你的需求,让你的咨商更能协助到自己。

大致上,咨商费用包含以下几点考量

咨商费用=个案准备度+心理师专长与能力+咨商功效+咨商后覆盘+行政费用

一、个案准备度:

把准备度放在第一个,也是因为愿意进入咨商的人,代表他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意愿,开放心胸尝试改变。这也是让咨商有效率的重要一环。很多人觉得费用越高越有用,他也越会珍惜和努力改变。所以偶尔会听到一个状况是:「个案预约完就觉得自己好了。」

这不是什么神秘力量,而是他已经下定决心要做出改变,而咨商只是其中一个环节,他在敲定下下周三要咨商后的这段时间,自己做足了充分的功课和行动,因此到预约的前几天,他就觉得没必要前往了(当然大家还是尽量避免这个行为)。

价格和成效的确有所关联。但越贵真的越好吗?当然不是,所以还要加上以下几个因素

二、心理师专长与能力:

他是适合你的心理师吗?如果需要谈成人感情议题,但找到一位专长是失智老人的,不是说他不会处理感情,而是他经验未必那么多,处理起来可能需要花更久的时间。再极端一点,如果你是一位同志,找到一位反同志的心理师,那在价值观上就有明显的冲突,这就很难谈得好,甚至被惹怒洗脑

基本上,心理师也都要有清楚的自觉:「是否能/要接下这位个案?」、以及「谈不来时能否转介给其他心理师?」这是道德问题。

反过来说,当不适合时你会提出来吗?其实当你愿意提出来,心理师都是愿意一同调整的。就像很多人到精神科拿药说没效,但药物对每个人作用不同,医师一开始也只是开最普遍有效的那种药,但未必适合你,所以需要不断回去调药。同样的,心理咨商一开始也是心理师先按照原本的模式倾听和分析,如果你也没有特别反应,那心理师大概会按照这样的模式进行。因此,像我也会在第一次咨商后询问我的个案:「今天这样的状况还好吗?有没有什么部分想要多一些、少一些?」

配合得好,后续合作才更有成效。

▲心理咨商的过程,是先引导你将悲伤愤怒的情绪降下来,我们才能客观地讨论现况。(图/pixabay)

三、咨商功效:

情绪宣泄:

很常听到的一个误解是:「心理咨商只是把话重讲一遍、重哭一遍」。这只有一部分正确。心理咨商的过程,是先引导你将悲伤愤怒的情绪降下来,我们才能客观地讨论现况,愿意思考。否则一直压抑着焦躁的情绪很难让人好好坐着。而引导要做得好不容易,可能就需要花上心理师自身长时间的经验累积和督导训练等。

根源解决问题

许多事情被我们当作必然或合理,但其实它正严重地影响自己却不自知。我们的确是把事情重讲一遍,但当中可能有些细节被你理所当然地忽略。重述不只是重述,还包含了挖掘新的可能;就像是沟通过程的某个环节,个案对朋友说到某一句话,但他却不是说出心里真正想说的那句话,他也从来没想过自己为什么没说那句话,这可能就是影响这件事情的转捩点。再深入一些探讨,这可能是你的性格使然,造成了不只在这件事情的困扰,也复制到了其它场合,而这个人格的讨论、分析到转变,才叫做「根源性的解决问题」。

突破分析的天花板

不论是自己分析自己,或是朋友分析自己,都有着分析深度和广度的限制。而心理师所受的训练就是,从自己和个案的主/客观角度看待这件事情、感受这件事情,也就是练习过N遍全世界都在强调的同理心。除了知识性的分析之外,更会从情绪或身体感受层面与你讨论(因心理师训练而异),这也是一般日常对话较少重视、也很难操作的细节,但常常是更加深入问题的关键。

最真实的回馈:

外面的人际关系,可能会考量到你的感受、双方的关系、地位与利益等因素,而不会把真正的内心话和你说。但心理咨商的过程中,心理师会很残忍地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给你最真实的回馈,并且有机会将平常埋在底下的暗流导出,让你在适当的时机,能够看见自身没有意识到、或不愿意识到、却影响甚深的自我样貌

陪伴:

自己咨商自己会抗拒,容易感到孤独且没有其它力量的支持。如果有朋友可以讲讲当然很好,但更多的状况是:

1.我们无法对亲近的人讲述现况,因为他就是和你的现况有关的人。

2.不论是亲近或陌生的朋友,都担心他对你有不好的评价。

3.我们身旁根本没有人。这些情况中,个案也许都知道方法和结果,但没有人理解他正努力的生活,没有人在乎他的成就,没有人知道他能够快乐了。这份辛苦与痛苦,需要被看见。

四、咨商后覆盘

心理咨商结束后,虽然个案离开了,但心理师的工作还没结束,我们会再统整纪录、翻书查询、思考咨商时脑中的几条路径如何修正、下次咨商能做什么该怎么做等等,甚至有些时候需要更多观点,会再花钱找督导讨论(督导费用通常和咨商费用差不多)。因此,咨商结束只是代表见面时间结束,但心理师其实持续花费心力在个案带来的议题上。

五、行政费用

场地

心理咨商所和一般的房间其实不太一样,需要经过政府审核种种的标准,包括隔音(你说话时会不会被外面的人听到)、场地大小、紧急应变措施等。还有咨商所都会打造和维护一个温馨的环境,确保个案走进来时,是感到安全、放心、舒适的。

人力服务

柜台的服务相当重要,也需要经过大量培训,包括解答一切进入咨商前的疑惑、说明流程、更改时间等等。咨商所通常也都会有会计处理款项,以及法律人士咨询,以协助解决个案可能碰到的法律问题。

其它开销:

基本上咨商所的灯光、饮水机小点心香氛机、冷气等等,从早上开门到晚上关门都要开着备好,为的就是让个案一走进来就能够进入状况,也才能让心理师和个案最充分的使用这一小时的时间。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心理咨商有没有用?这要看个案的动机、心理师的能力专长与反思性、以及双方如何搭配良好而启到咨商功效。而心理咨商值不值得这个费用?五点综合起来,你可以自行判断。

▲心理咨商结束后,心理师的工作还没结束,需再翻书查询、思考咨商时脑中的几条路径如何修正。(图/unsplash)

其实我本来觉得心理师的专业和其它医疗专业比起来,没有太特别的地方,直到有位医师和我说:「虽然都要读很久的书和考到国家证照,但我们这科最常见的就是这几种病症,就是开这几种药。但心理咨商不同,你要针对每个人、每件事、每次处理流程都不一样。那太累了。」

我才突然觉得,「对耶,许多专业都有SOP,但心理咨商基本上是没有的。」

标准化的目的在于提高效率、降低所需精力,如果没有标准化,也就是每一次都是客制化,那么耗费的精神和时间也就大幅提高。也因此如果你有心理师朋友,可能会听到他说:「今天一次接了六个个案快累死了!」你可能会想,不就是工作六小时吗?但其实他在开始前,就要先准备六份资料和要谈的东西。开始后,六小时中的脑袋完全没有停过,他在思考和尝试各种谈话路径。结束后,他开始写纪录和重新思考谈话策略。

说了那么多,我们能保证心理咨商有效吗?

没人敢保证。因为心灵并不像实体能够轻易塑形,也无法眼见为凭。命运也完全超出我们的掌控,如果严重的事件接二连三的来临,那也并非是谈谈话就能解除的事情。不论心灵或命运,当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也没有体验或不想体验,那么肯定会有所怀疑。但如果你愿意、也有需要时,可以尝试看看心理咨商的过程,也许你会有不同的见解。

最后回答网友的问题,心理师是不是都是垃圾?我只能说:「哪个地方没垃圾?但你若愿意仔细端详,可能,也会有一些价值连城的收藏。」

热门推荐》

►常自责、有罪恶感的人:心中都有个受伤的孩子►在心碎之后:接纳哀伤,花时间与悲伤相处►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本文获作者授权,转载自「标注自由 - 庄博安咨商心理师」。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