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深圳诞生一家明星IPO

今年火热的机器人赛道又诞生一个IPO。

深圳“越疆科技”今日成功在港交所上市,成为中国“协作机器人第一股”。开盘价19.7港元/股,截至发稿,总市值约77亿港元。

协作式机器人,较为常见的形态是机械臂,因其安全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成为传统工业机器人非常重要的补充。按2023年的出货量计,越疆科技在全球协作机器人行业中排名前二,并在中国所有协作机器人公司中排名第一,全球市场份额为13%。

越疆科技成立于2015年7月,在过往的8轮融资中获得了深创投、前海母基金、中网投、道生资本、中金资本、松禾资本、温氏资本、招商局资本、云晖资本、势能资本、农银国际、君溢创投、宁波梅山、珠海同道、中车资本、卓源亚洲、十维资本、玖菲特投资、国盈君和、米拓投资、海联中正、华融天泽等数十家知名机构的支持,投后估值来到35亿元。

85后山大校友创业,卖出7.2万台机器人

又是一个校友创业的成功样本。

越疆科技创始人刘培超、首席科学家郎需林是山大校友,均为山大机械工程系的硕士毕业。在校期间,刘培超就曾展现出商业才能,通过承包手机卡分销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毕业后,二人均在机器人行业耕耘了9年。

2015年,适逢“双创”热潮,年仅28岁的刘培超和伙伴决心南下深圳创业。他们最初的设想是制造工业机器人,但由于成本高、竞争激烈,便决定以桌面机械臂为切入点进入协作机器人赛道。

机器人类型包括协作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其他专业机器人。按收入划分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的话,协作机器人其实是其中最小的赛道。据灼识咨询,2023年收入规模仅有10亿美元,远低于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的200亿美元和285亿美元。赛道虽小,但一大优势是当时国内市场属于空白,并且具备降低消费级用户的使用门槛和成本等优点。

2015年,刘培超团队带着他们的第一代样机“Dobot机械臂”参加了中美创新创业大赛,并荣获二等奖。这个轻量型桌面机械臂在海外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上大获成功,众筹金额近62万美元。由于该产品小型轻便、灵活稳定,引起了业界高度关注,为机械臂的跨行业应用带来火花。

同年7月,越疆科技正式成立。公司招募了一批来自哈工大、山大、中科院等国内一流的机器人相关人才,受益于深圳发达的供应链、人才链、资金链,越疆科技研发进展迅速。成立次年团队就发布了全球首款桌面型高精度多功能智能协作机器人Magician,并发布了轻量型四轴SCARA协作机器人M1。

经过近十年发展,越疆科技已推出四个系列、共27款协作机器人型号,可满足制造、零售、医疗健康、STEAM教育、科研等众多领域的大量使用场景。按轴数来看,越疆科技的协作机器人主要分为四轴和六轴两类,主要销售CR系列及Nova系列的六轴协作机器人。

2024年4月,越疆科技首创AI赋能协作机器人平台X-Trainer,成为全球协作机器人行业中首家将AI赋能协作机器人商业化的公司。

目前,公司已在全球卖了7.2万台协作机器人,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及地区,其中包括美国、欧盟、日本、东南亚等主要海外市场。同时,越疆科技的营收也在不断增长,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分别售出2.41亿元、2.86亿元、1.2亿元。目前公司还未盈利。

8轮融资后估值35亿

越疆科技发展近10年之久,行业也趋于成熟,押注赛道的早期资本也在密集谋求退出。作为资本宠儿,越疆科技背后站上了众多知名机构。

越疆科技天使投资方包括同道齐创、道生资本、深创投、君溢创投等,投后估值达到1.5亿元。2017年4月,公司获得深创投和前海母基金近7000万的A轮投资,投资方包括宁波梅山、前海母基金、红土创投、深创投、道生资本、珠海同道。

2018年6月,越疆科技获得由松禾资本领投的1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教育领域深耕、工业领域拓展及技术方面的探索,投后估值达到8.5亿元。

松禾资本董事总经理白云帆曾表示,“我们看好轻量、协作机器人这个领域,一方面越疆自主研发的驱控一体技术,已经做到了最先进的层次,成本可大幅降低。另一方面,越疆是将动力学算法成功应用人机协作产品上的企业,这在国内企业中是极少数。越疆的机械臂通过轻便的设计让其拥有了笔记本一般的体验,同时搭载视觉辅助,进一步降低了部署的复杂度。这些都是越疆非常独特的优势。”

2021年1月,越疆科技完成3.2亿元B轮融资,由中金资本领投,中车资本、温氏资本、招商局资本、云晖资本、势能资本、中金资本私募、卓源亚洲、十维资本等跟投。

2022年7月,由中网投、深投控、玖菲特投资,越疆科技再度完成C轮融资。越疆科技的最新一轮D轮融资,发生在2022年11月,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领投,深投控、农银国际、国盈君和、卓源资本、玖菲特投资、米拓投资、海联中正、华融天泽等机构跟投。

2022年,越疆科技已引领协作机器人的产业化进程,成为当年发展速度最为迅猛的协作机器人企业。IPO前,其投后估值为35.31亿元。

从股权结构来看,目前,公司创始人刘培超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6.62%;深圳市松禾成长股权投资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6.03%;前海股权投资基金为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5.44%。

爆火的机器人赛道

伴随着具身智能的火热,协作机器人也迎来一波上市潮。

同一赛道,2023年,节卡机器人递表科创板,但目前传来中止审核的消息。此前,遨博智能据传也已启动科创板上市计划。这三家企业均成立于2015年前后,时值协作机器人概念推出之际,一度成为资本的宠儿。

节卡股份在IPO前有过6轮融资,投后估值和越疆科技的差不多,约35亿元。投资阵容也很强大,包括淡马锡、软银、赛富投资基金、中信产业基金等机构,最后一轮融资是近10亿的大额D轮,定格在2022年。

遨博智能也完成了7轮融资,背后投资方包括复星、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鼎盛合创、东方证券等十多家机构,最后一轮融资也是D轮,定格在2023年6月。

这波上市潮背后,不仅意味着这些企业的技术在国际上的领先水平,更意味着行业的不断成熟、市场需求的爆发。尤其是在近年来AI技术的点燃下,机器人赛道已经迎来新的变局。

过去,人形机器人更多地依赖硬编码模型进行调整,一方面效率较低,另一方面也难以满足多样化场景的需求。现在AI大模型的加成使得机器人能够更好、更快地理解和配合人的诉求。

从参与者角度,中国在2023年前后成立了一批包括银河通用机器人、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逐际动力等具身智能初创企业。它们的融资节奏疯狂,一年左右就已经完成多轮融资,估值达到大几十亿元。进场押注的包括高瓴、红杉、奇绩创坛、高榕、蓝驰、比亚迪、BV百度风投、上汽资本、鼎晖、美团等众多知名机构。

在国外,有硅谷半壁江山都投了的Figure AI,估值像坐火箭般来到26亿美元。近日完成4亿美元融资的美国具身智能初创企业Physical Intelligence同样火热,融资后估值达到24亿美元,领投方包括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红杉资本、OpenAI等一众大佬。

在融资数据上,截至12月5日,我国具身智能领域共发生投融资事件38起,投资金额共计51.1亿元,远超2023年全年的16起。

从2023年下半年起至今,具身智能赛道已经在政策和资本双助力下“百花齐放”。当前已形成两个国家级和五个省级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创新中心,支持行业发展。尽管当前具身智能在商业化落地中仍存在众多待解决的问题,但无疑已经将机器人的星辰大海一步步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