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科大台籍教授:大学应带领学生思考「未来是什么」

香港科技大学台籍教授王幼行(香港科大提供)

香港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台籍教授王幼行,毕业后第一个工作就是香港科大,他推崇港科大的研究氛围,认为这是一所会带领学生思考「未来是什么」的大学,让学生成为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人才。

王幼行在台湾读完建中和台大学士、硕士之后,负笈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取得博士,便在香港科技大学任教,一教就是20多年,多次获得美国、香港和台湾奖项。他在校内也是异常忙碌,除了参与大学部与研究所教学、担任副系主任、还曾是宿舍舍监(港校采取类似英国的住宿制)。

王幼行表示,教学、研究跟行政服务,虽是不同的三件事,说到底都是为了改善学生生活,从身心灵让学生一生受用;受过工程师训练、遇事会想到「如何解决问题」,会让他做事更有效率。

王幼行两度获得学院的教学卓越奖,有一段时间流行open lab,他还带学生研究物联网、大数据、AI deep learning等,也曾带队回台湾装设监测山体滑坡的传感器。香港科大设有多种机制让教授跟学生一起做研究,首先就是「本科生研究计划」,港科大创校才30年,但该计划已执行将近20年,是港科大率先提出,让大学部学生在教授带领下参与科研,每学期、包括暑假都有。王幼行说,他有一名台湾学生,当年学测满级分进来读电子工程系,非常优秀,为何被土木工程系找来?主要是港科大的研究气氛非常好,很前卫,很有视野,会去想像「未来是甚么」,那时很流行创客中心,王幼行找了不同领域学生,包括这位本科生也被找来,做得很好,后来留下来跟着王幼行读研究所,现在在台积电工作。

本科生研究计划是教授主导,但另一种「体验式学习」完全相反,是学生主导,学生必须亲手设计和制作工程作品,例如飞船、小型智能车和水底机械人等。王幼行认为这是未来趋势,「现在新世代从网路上获得新知的方式比我们更厉害,老师提供题目有时限制学生想像力。」

第三种研究机制就是实习,王幼行说,该校很多科系把实习列为毕业的必要条件,学生暑期会去做支薪或是不支薪的实习,包括微软、华为等大公司。这也使得港科大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受到国际肯定,像港科大于泰晤士高等教育(THE)2022年全球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排名榜位列第30;2021年毕业的台籍本科生有的在香港花旗银行、高盛、摩根大通、微软等跨国企业工作,平均月薪逾港币5.5万元,近年台籍本科毕业生中,亦有毕业生赴新加坡及瑞士等海外工作。

王幼行说,港科大师资、课程设计、创业教育、同侪人脉、就业环境等资源丰富;尤其港科大推出的「Major+X」课程,允许学生在专业(亦即Major)以外,修读AI、DMCA(Digital Media and Creative Arts)等延伸课程(亦即X),装备同学成为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人才。

王幼行观察,会来香港读书的台湾学生,个性已经比一般台湾学生开放,来到香港会参加各式各样活动、愿意接受新事物;港科大工学院学生来自42个国家地区,全校学生来自80几个国家地区,都有这种特质。至于要给台湾学生甚么建议?王幼行想了一会儿,笑说:「……说真的我想不出要建议甚么,台湾学生很多元、很优秀,愿意融入香港,广东话都比我厉害。」

2019年逃犯条例事件之后,两岸三地的关系陷入紧张,台湾学生和家长对港校多少抱持观望态度。对此王幼行怎么看?

王幼行说,他自己读大学时台湾就有野百合学生运动,而中国大陆的六四运动刚结束,「我们都经历过那段时期,回头看这就是一个过程;现在香港已经非常平静,国际学生招生人数也逐渐回复。」他表示,这几年海外招收学生都是看港校排名,东南亚、欧洲、美洲学生都来就读。

住宿的部分,港科大保证学生头2年有宿位;目前该校正在盖宿舍大楼,明年初就会盖好,有1500个宿位给本科生,盖好之后总共有6千个宿位,应该足以供应全校1万多个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