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公局:楊梅休息站設施沒問題「勿依賴輔助駕駛」

国道1号杨梅休息站25日晚间发生电动车自撞分隔岛4死4伤车祸。联合报系资料照

国道1号杨梅休息站25日晚间发生电动车自撞分隔岛4死4伤车祸,高速公路局今表示,确认休息站入口设计都有符合规范,包含减速提醒、速限标示和地面标字,未来也会额外增设警语,另提醒驾驶人不要依赖车辆的辅助驾驶系统。

高公局说,事发的该路段都依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另为提醒用路人减速,沿线自主线依序降速100->80->60,并设有相关速限标志及地面标字。

依事发地点发生的5件自撞事故资料分析显示,事故原因「主要为使用行车辅助系统、疲劳驾驶、分心驾驶」等,都属于用路人操作或个人身心状态所导致之交通事故。

而为加强提醒与警示,高公局已陆续增加交通工程设施,包含增设路面速限标字、交通杆、导标、护栏设反光浪板、跳动路面减速标线、及去年10月28日再增设视觉化减速标线,以强化警示效果及促使用路人依循车道标线行驶。

有关民众反映该路段采用水泥护栏太坚硬部分,高公局表示,考量国道车速快,与进入休息站的车辆须有区隔设施,因此比照国道中央分隔带作法,采取水泥护栏方式,以避免车辆失控冲入休息站;另为增加车辆操作失误缓冲效果,现场都已设有注水式交通桶及交通杆等警示设施,以提醒用路人小心驾驶。

高公局表示,近期将再在路段增设警示标志,提醒用路人注意前方速限降低应小心驾驶,及手握方向盘不依赖辅助驾驶,并扩大槽化区范围,及每2公尺加密设置双排360度强化玻璃标记,强化警示效果。

高公局呼吁用路人,辅助驾驶系统仍无法侦测道路所有情境因此有其盲点及限制条件,包含与前车速差过大、前车未行驶于车道正中间、行驶路型特殊、前车行驶间突然转向或切入、特殊路况天候及前车外型特殊等6种情况。

尤其开车进出高速公路交流道时,包含各交流道、地磅站、服务区、休息站等都属于辅助驾驶系统使用盲点的路段。

高公局指出,符合前述行驶路型特殊及前车行驶间突然转向或切入等2种情境,「强烈建议不要使用辅助驾驶系统」,因辅助驾驶系统极可能无法正确辨识出入口匝道;此外若开启辅助驾驶,也应全程手握方向盘并注意车前状况、保持安全距离,以确保行车安全。

高公局吁请用路人善用1968 App的推播功能,目前1968 App「自订推播」功能中有「特殊路段推播」,用路人可依需求选择欲通往之交流道或服务区(休息站)等,系统于车辆即将抵达时会主动提示,驾驶人可即早应变。

另外,高公局再次强调,切勿超载且上车后所有车上人员均应依规定系妥安全带,其中儿童乘坐于汽车后座,4岁以下应使用幼童用安全座椅;4至12岁则应使用安全座椅或增高垫,以维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