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休息站啟用3年5自撞事故 高公局:人為因素
国1杨梅休息站启用3年来已发生5起自撞事故,遭质疑设计不良。高公局今天指出,分析事故地点资料,研判都属于用路人操作或个人身心状态导致,入口设计及交通设施符合规范。
国道1号杨梅休息站25日晚间发生车祸起火酿成4死4伤,而杨梅休息站自2021年底启用以来,该地点5件自撞事故,其中包括2023年游览车驾驶疑分心自撞休息站护栏、2024年有男子驾车使用辅助驾驶功能未减速擦撞分隔岛水桶等。
针对外界质疑道路设计不良、水泥护栏太硬等。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发布新闻稿说明,依该地点发生的5件自撞事故资料分析显示,事故原因主要为使用行车辅助系统、疲劳驾驶、分心驾驶等,都属于用路人操作或个人身心状态所导致的交通事故。
高公局表示,为加强提醒与警示,已陆续增加交通工程设施,包括增设路面速限标字、交通杆、导标、护栏设反光浪板、跳动路面减速标线,并增设视觉化减速标线,以强化警示效果及促使用路人依循车道标。
至于护栏太坚硬部分,高公局解释,主要考量国道车速快,与进入休息站车辆须有区隔设施,因此比照国道中央分隔带作法,采取水泥护栏方式,以避免车辆失控冲入休息站。此外,为增加车辆操作失误的缓冲效果,已设有注水式交通桶及交通杆等警示设施。
高公局强调,该路段均依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办理,近期将再于此路段增设警示标志,提醒用路人注意前方速限降低,除将先设置「请勿使用/辅助驾驶系统」标志的强化设施,并已规划包括扩大槽化区范围及每2公尺加密设置双排360度强化玻璃标记,增加警示效果。
高公局特别呼吁,辅助驾驶系统尚无法侦测道路所有情境,因此有其盲点及限制条件,若开启辅助驾驶,应全程手握方向盘并注意车前状况、保持安全距离,以确保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