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科技產業計畫啟動 目標2025產值突破3000億元

台湾即将迈入超高龄社会,国科会今天宣布启动高龄科技产业行动计划,2024至2027年将投入新台币95亿元,目标为2025年健康福祉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盼带动辅具、长照和高龄医疗等产业发展,提升高龄者健康与福祉。

国科会今天举行「高龄科技产业行动计划」启动记者会,宣布经济部、卫福部、数位部、教育部、内政部、文化部以及原民会等8大部会携手合作,透过科技共同解决高龄议题,协助抢攻银发商机。

行政院政务委员吴政忠致词表示,2026年台湾将进入超高龄社会,科技发展的同时也须回应社会、人民生活需求,去年3月召开高龄科技产业SRB会议,行政院去年9月核定高龄科技产业的行动方案,今年预算到位,计划正式启动。

吴政忠指出,高龄科技除了上、中游的研发,也要连接产业需求,因此计划有4大主轴,包括高龄者须学习并具备使用科技能力、协助减轻照护者负担、优化高龄者生活,及推动产业发展创造收益;高龄社会需求结合台湾高科技产业优势,高龄科技产业未来有机会成为护国神山之一。

行政院政务委员林万亿表示,台湾将在2036年进入极高龄社会,也就是老年人口比达28%。高龄社会产生的数位落差问题迫在眉睫,根据数位部统计,65岁以上高龄者使用科技占比为52%,和全民科技使用占比约90%以上仍有差距。

观察各国因应高龄社会所提的因应方案,国科会科技办公室副执行秘书林明仁表示,美国、日本等国运用科技导入,将被动照顾转化为主动赋能,以解决各项高龄议题。

林明仁表示,台湾同样面临超高龄社会需求与挑战,高龄科技产业行动计划将透过跨部会推动,预估2024至2027年将投入95亿元预算,发挥公私协力、跨域整合精神,带动高龄科技产业发展。

推动高龄经济方面,林明仁表示,目标为健康福祉产业产值于2025年突破3000亿元,带动长照、辅具和高龄医疗,以及后端运输产业等发展。此外,提升高龄者社会参与、并运用跨域科技完善科技生活整合服务也为发展目标。

国科会补充,高龄科技产品也须与服务供需对接,将盘点高龄科技厂商和产业链缺口,建置供需整合平台,促进跨业合作,同时也会鼓励大专院校培育高龄科技跨领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