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 生态奇观 陆蟹释幼跟着月亮走

适逢中秋,寿山及旗后山进入陆蟹释幼高峰期,沿岸大批帝王仿相手蟹、毛足特式蟹及全国独有的马卡道泽蟹趁着月圆之夜、卖力朝岸际移动,在海中高举双螯、完成释幼,吸引大批亲子到场观看。(自管处提供/袁庭尧高雄传真)

适逢10年来满月最圆中秋,寿山、旗后山陆蟹「释幼」进入高峰期,大批陆蟹翻山越岭、爬行数公里后抵达海岸线释幼,奇观吸引大批生态爱好者聚集夜观,在海岸边感受旺盛的生命力。

寿山、旗后山属高位珊瑚礁石灰岩地质,具有淡水涌泉,适合陆蟹栖息。内政部国家公园署国家自然公园管理处记录到海洋性陆蟹在寿山园区有8科26种、旗后山6科13种,半屏山及寿山还有全国仅见「陆封型」(陆地直接孵化、生活)的马卡道泽蟹。数量最多的帝王仿相手蟹和凹足陆寄居蟹通常在晚上5时到9时降海,奥氏后相手蟹和紫地蟹则在清晨3时至5时降海,等待满潮时释幼。

陆蟹博士李政璋表示,凹足陆寄居蟹族群曾在寿山南北登山口附近一带被发现,翻山越岭3公里后到西海岸释幼。陆蟹靠着观察潮水高低,也会「跟着月亮走」,在满月、满潮时入海释幼,平均1个月2次。

部分西南部餐厅会贩售陆蟹供人食用,李政璋指出,陆蟹平时食用动物腐尸、粪便,囤积在胃部,体内会累积细菌、寄生虫,食用后可能对人体脑部造成伤害。

陆蟹释幼同时也面临危机,有民众会刻意捕捉贩卖,脸书也有私密社团买卖,其中「蓝紫陆寄居蟹、短腕」等珍稀物种因颜色、外型讨喜,最受玩家喜爱,卖价单只可达2000元以上,活体甚至直接以宅配寄送。

李政璋强调,蓝紫陆寄居蟹需要透过交错浸泡淡、海水进行「离子平衡」才能生存,有些品种甚至需要补充日照,饲养难度高,繁殖的成功率极低,并不建议民众饲养,买卖更会对天然族群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