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和平一个机会

(示意图/达志影像)

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等一行访问北京,与大陆官员就各项议题进行对谈,包含刚发生以巴战事中伊朗的角色、企业竞争环境、贸易管制等。同一期间,大陆官员与美国气候变迁特使凯瑞进行视讯会谈,希望进一步开展相关政府部门、企业、专家等交流对话与合作,共同推进COP28的成功举办。

但是在此同时,美国政府前国安顾问博明接受访问,发表鹰派言论。他「不看好」美中的缓和,强力批评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刚离开大陆,华为就发布一款手机,成功打破她制订的出口管制。他认为,经济疲软不会使大陆手软,反而会考虑铤而走险;对付北京的最好方法就是硬实力,也就是加强军备。

类似的矛盾每天都在上演,在美国上演,也在台湾上演。国庆日主视觉设计彰显「Taiwan National Day」,没有中华民国,马前总统因此拒绝参加典礼。而在国庆日当天,总统致词的基调是保持现状和维护和平,但对于攸关台海和平的九二共识,还是和以前一样,绝口不提。

基本上,过去50年来美、中、台三边关系的基础,就在美中战略和解以及《中华民国宪法》之上。《中华民国宪法》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明言我国领土为固有疆域,台湾和大陆地区都属于中华民国领土,只是我国目前的治权不及于大陆地区。这样的宪法,使得美中得在导引双方关系缓和化的《上海公报》中,得以宣称「美方知悉海峡两岸所有中国人都坚持有且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并对这一立场不表异议」;就是所谓的美国「一中政策」。

这样的政策基调,随着美中关系从和解转向竞争,甚至转向抗衡而日益遭受挑战。在艾利森《注定一战: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一书中,艾氏列举了未来美国政策的四个选项,其中之一是「破坏」,内容为「支持西藏和台湾的独立,中国毫无疑问会对这些举动采取暴力的反应……。通过鼓动中国内乱,让北京无暇他顾,美国可以避免或至少大幅推迟中国对美国统治地位的挑战。」这不是艾氏本人的偏好选项,但他把这样的「挑衅」列为未来可能的发展之一。

从这个角度来看,就不难理解美国鹰派人士极端立场的由来。川普时期的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之前就公开主张美国应该直接承认台湾独立。另外一位也受邀来台的波顿,也曾经做过类似的建议。

同样在川普时期曾担任国防部官员的柯伯吉,在其《拒止战略》一书中则更直接主张,美国应该「迫使中国用一种会激发美国盟友危险意识的方法作战」:中国基于本身利益会竭力避免它陷入(对邻国形成巨大威胁的)情境,所以要确认北京会照这个剧本演出,很可能需要用故意的行动来激发。美国及其盟友必须筹备、摆出姿态、采取行动来迫使中国不得不采取会让盟国觉得它可怕性超过想像的行动。

他主张「对台湾的民间设施提供反飞弹防御是不智之举」;意思就是,缺乏反飞弹防御才会让中共在攻击时造成台湾民间的重大伤亡;如此一来,就会激起美国及其盟国人民的公愤,于是协力抗中。值得注意的是,本书被《华尔街日报》选为当年度十大好书之一。

笔者最近出版《给和平一个机会》一书(时报文化),书中呼吁,台湾各界要重视美国舆论变化,要多与美国主张和平的理性人士交往;另外也要捍卫《中华民国宪法》,不要继续执行「去中华民国化」。只有这样双边努力,和平才有比较大的存活机会。(作者为东吴大学讲座教授,前行政院政务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