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工商社论

这些年,公共工程每年总有5~6,000亿元的预算,政府最重视的就是每月的执行率,年底的达成率,愈到年底各部门对执行率盯得愈紧,深怕无法达成目标。

让公共工程计划如期达标是效率的展现,自然是各部门的天职,然而执行率也好,达成率也罢,这指的是「工程认定」,而非「会计认定」。所谓工程认定,就是工程一完成就计入执行数,而「会计认定」则是完工后,还要估验拨款后才能算数。两者虽然都是用来评估工程执行进度,但意义不尽相同。

举个例子,2018年初国发会召开委员会议,讨论前一年公共建设执行情况,初估执行率达到九成,这个成绩算是不错,惟进一步依「会计认定」则发现「应付未付」的款项高达737亿元,预算实现率只有七成。由于农历春节将到,时任国发会主委陈美伶立即指示各部会加速估验作业,以让业者能拿到钱而过个好年。

谈到这里,我们会发现公共工程预算的执行过程涉及三个「率」,分别是执行率、达成率及实现率,此三率经常被混为一谈,甚至争议不休。事实上,三者内涵有些差异,譬如,去年公共工程预算为6,000亿元,上半年分配额度2,400亿,若到了6月底的执行量为2,400亿,上半年执行率即100%,而达成率为40%。如此按月执行下去,至年底的执行率即等于达成率,换言之,若每月执行率都100%,年底达成率自然也就是100%,执行率与达成率互为因果,两者并看方可追踪工程执行的进度,并看出问题的所在。

然而,不论执行率或达成率,关注的都是执行量,至于完工后何时完成估验?业者何时可以拿到钱?这得看「预算实现率」才行,2019年9月审计长林庆隆赴立法院报告前瞻计划第一期特别决算时表示:「前瞻计划执行结果已增加GDP及带动民间投资,惟地方政府执行中央补助计划经费的预算实现率偏低,且部分主管机关未依执行进度核实拨款,巨额资金滞存地方政府,以致预算实现率只有65.44%。」

在审计长提出预算实现率只有65.44%不久,为免外界误解,国发会随即解释:「审计部着重于预算经费的执行情形,而国发会则重在建设计划的执行情形,举例来说,当一项工程计划已执行完成,但尚未付款,国发会实务上会把『应付未付款』计入执行数,因此依国发会估算的前瞻第一期计划经费执行率已达92.35%,计划执行顺利。」

虽然审计部与国发会都说话了,多数人心中的想法,公共工程执行数应该只有一个版本才对,如今出现65.44%与92.35%两个版本,非仅民众不能理解,连立委们也在立法院委员会、院会询答时屡次提出质疑,遗憾的是,立委与行政官员几度对话,谈来谈去,依然是一头雾水,这些年国人原本就不太信任政府统计,这下子出现两个南辕北辙的数字,自然更加深大家对数字的怀疑。

事实上,这个问题也没有那么难理解,略而言之,执行率盯的是工程的执行效率,而实现率盯的是估验拨款的速度,如前所言,前者是工程认定,后者是会计认定。当执行率高,而实现率低,反映的是估验太慢,非关工程效率,政府该做的是加速估验作业。如果是执行率偏低的话,预算实现率自然也就高不起来,很明显,这与估验作业无关,而是工程计划遇阻,可能是流标,或者是缺工,又或者是缺料,政府因应之道是排除工程计划所遇问题。这说明只有综观执行率、实现率这「双率」,方可以一览公共工程执行的全貌,一切毛病也才得以对症下药,而药到病除。

依国发会委员会议的历次报告案,2021年各月预算执行率差不多都达到99%,11月底计划达成率已近79%,依过去四年执行实绩估计,最后一个月可以再执行910亿,有机会达成行政院所订的目标95%。以2021年公共工程预算约6,000亿创14年新高而言,若执行率仍能达标,实属难能可贵,这应归功于国发会委员会议每月紧盯进度,此一努力值得肯定。

年关已近,我们认为执政当局除了关心2021年的计划执行率、达成率之外,更该关心的是「预算实现率」,如同2018年年初一样,国发会应责成各部会尽速完成估验作业,核拨厂商已执行而「应付未付」之款项。如若最后执行率达九成五,而实现率不及七成,政府部门固然可以为达标而雀跃,惟许多国人将因此没法过个好年,果如此,为官者于心何忍?

孟子曰:「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在追求工程如期如质达标之余,如何排除万难以提升预算实现率,让民众过个好年,更是政府当前最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