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携手产业减碳 打造氢能创新平台、绿色金融科技平台
工研院「ITRI NET ZERO DAY-打造净零时代竞争力」论坛暨特展。图左八起为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李诗钦、经济部产业技术司司长邱求慧、金管会主秘蔡福隆、总统府资政沈荣津、工研院董事长李世光、国发会副主委高仙桂、工研院院长刘文雄、立法委员谢衣鳯。图/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19日举办第三届ITRI NET ZERO DAY打造净零时代竞争力论坛暨特展,除展现净零技术能量、携手产业减碳成功案例外,今年聚焦两大重点,包括发表氢能创新平台、共创绿色金融科技平台,汇集全台24家公协会共襄盛举,更集结国内外产官研重量级国际机构及企业,探讨净零挑战与机会,如美国那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德国莱因、台积电、中华电信、研华、中钢、中兴电工、达明、南宝等,积极加速我国新世代氢应用供应链成型,协助产业全方位实践净零策略与路径,链结金融资源解决转型资金问题。
活动现场也展示「氢能创新平台」、「需求使用-节能」、「低碳制造」、「环境永续」、「净零策略顾问」等面向逾30项净零技术与服务,如「电解水产氢设备」产氢1公斤仅需57度电,节能效率优于国际技术约耗费60度电,系统已与日本德山、台塑等多家国内与国际公司洽谈合作。「千瓦级AI伺服器散热方案」是为了解决AI和高速运算晶片端千瓦级散热及数据中心电能使用效率(PUE)瓶颈,开发广泛多样性最适化的散热方案,已分别与一诠、Intel合作抢攻AI驱动「冷」革命。「炼钢出钢制程视觉拟真双生系统」透过拟真视觉化分析,更准确的模拟成果,帮助优化出钢制程,此系统已导入中钢提升制程智慧化,减少人为开发,提供更准确的模拟结果协助决策。「织物回收用纤维智慧分选技术」让织物回收0.7秒即可辨识一件衣服的混合物比例,并自动辨识材质,大幅提升减碳效益。「绿色金融科技平台」则协助企业运用无形资产获得银行融资,提高投资者与上下游供应链的信心。
总统府资政沈荣津表示,净零排放已是全球各国趋势,政府也规划可行的节能措施与路径并落实执行。工研院已有许多节能、减碳的技术解方,是台湾迈向净零时代的领头羊,以科技力展现实绩,例如「千瓦级AI伺服器散热方案」可将AI晶片的散热能力由初期的500W提升超过1,000W以上,比全球平均节能效果高出三倍,是很好的节能科技范例。未来希望在工研院的带动下,有更多企业与产业共襄盛举响应净零、推动组织永续发展。
经济部产业技术司司长邱求慧表示,净零是全球经济趋势,台湾身为国际供应链更不能置身事外。经济部携手产业,采以大带小的模式,结合产业公协会及供应链中心厂作法,推展中小企业建立碳盘查与减碳能力,以「先减少排放,再净零排放」之主轴发展三大策略-「制程改善」、「能源转换」、「循环经济」,公私部门共同协力创造未来的净零商机,已有超过750家业者,升级智慧化和低耗能制程。同时,经济部推动的「绿电信保机制」也在今年第一季上路,帮助企业更容易买到绿电,预估超过百家以上企业受惠。净零对台湾而言,是挑战也是机会,期许工研院做为经济部及政府重要的产业化推手,运用台湾傲人的半导体与数位产业优势,充分发挥绿色科研实力,带领产业迈向净零转型。
工研院董事长李世光表示,工研院自2021年成立净零永续办公室,迄今不间断提出净零排放解方。此活动已迈入第三年,已获得产业及社会广大回响。为掌握下一波净零应用的氢能新商机,论坛率先倡议打造氢能创新平台,号召多家氢能上中下游业者及公协会,从生产供应、基础设施、应用领域,带动氢能产业聚落发展。同时,与金融机构合作共创绿色金融科技平台,链结全台超过40家金融机构与信保基金,协助新创与中小企业以净零相关专利获得银行绿色融资,并从技术面、人才面、专利面、资金面等,提供产业全方位净零策略顾问,提升产业净零竞争力。
工研院院长刘文雄表示,据国际能源总署(IEA)国际能源总署发布《净零排放路径图 2023更新版》报告指出,过去两年再生能源与绿色投资的「惊人成长」,有些洁净技术已取得显著进展,还在原型与示范阶段的技术的比例,已由50%降至35%,有助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工研院运用跨领域整合产业的创新研究和科技研发,规划出台湾2050净零碳排策略蓝图,协助产业朝向净零永续发展,也持续培育许多新创企业。例如: 在本次第三届净零论坛就展出新创成果。例如:2023年成立新创团队「氢丰绿能」,就是以氢燃料电池金属板电池技术及余氢发电相关技术,投入洁净能源发电及工业余氢再利用等,目前已与车王电、德国莱因、大同合作,石化、半导体产业洽谈合作。另一个即将在明年2025年衍生的新创公司「POXAENERGY」,则是以软体加值服务,透过能源管理系统(EMS)、AI演算法等,让储能设备更容易借接新硬体节省用电量20%,让营运者快速掌握电力交易绩效,成为厂商的最佳能源资产操盘助手,目前也已经与华城电机、有成精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