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打造一条龙氢能发展平台
工研院于TIE永续发展馆展出「氢能示范验证平台」,整合再生能源电力调节、电解产氢系统、复合式氢能/电池储能、氢能发电与燃烧应用等技术,作为我国氢能产业先期技术验证平台。图/工研院提供
2023年TIE台湾创新技术博览会以永续绿能为主题的「永续发展馆」,结合了跨部会与工研院等法人成果,展出创能、储能、节能,与系统整合等创新低碳科技。工研院打造的「氢能示范验证平台」,提供一条龙式的氢能技术与验证解决方案,目前已协助国内公司推动余氢发电,更衍生出新创公司「氢丰绿能科技公司」,带动台湾氢能产业蓬勃发展,并帮助产业抢攻新能源商机。
工研院绿能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王汉英表示,氢能是台湾未来积极发展的重要能源,工研院已规划「台湾2050氢应用发展技术蓝图」,内容涵盖台湾未来30年于氢气供应、发电应用、工业应用、载具应用,及法规标准、基础设施等氢应用发展等面向。此外,工研院在氢能技术研发上亦投入大量心力,像是本次展出的「氢能示范验证平台」,整合再生能源电解产氢、氢气纯化与高压储存、及发电应用技术,打造完整解决方案,目前已吸引11家厂商在此进行研发与验证合作,而该平台所衍生的氢丰绿能科技公司,是工研院与经济部能源署共同培育催生而成,并透过技术移转帮助我国氢能发电关键技术发展、培养运维能力及累积运转经验。
目前已有半导体矽废弃物处理业者透过余氢发电技术,可将处理含矽废弃物时产生的氢气副产物转换为电能,打造完整矽废弃物循环经济模式,并取得绿电凭证。期盼透过氢能发展平台,作为国内产业技术练兵基地,提升氢能产业规模,进而成为未来重要净零电力来源。
今年永续发展馆工研院共展出32项关键技术,涵盖创能、储能、节能等不同技术,其中,在创能上,展出「穿隧氧化层钝化接触(TOPCon)太阳电池」技术,以超薄氧化层及多晶矽层作为背面钝化堆叠层,为目前商品化中最具竞争力的商品化高效率太阳电池之一,目前此技术已技转给国内太阳能大厂,该厂预估20223年已会有200MW(茂迪2023年产能)的电池及模组产能,其年产可望上看30亿元,今年更进一步扩大产能至350MW(茂迪2023年)。在储能上,展出长时间储能「钒液流电池暨关键组件技术」,属于安全能量型储能系统,可搭配太阳能、风能等再生能源系统,解决其间歇性问题,目前已技术移转给中油公司。节能方面展出「创新低碳节能吊扇」,是全国唯一具完整碳足迹分析的低碳又节电的创新「吊扇」,目前已在中小学进行示范,在相同风量条件下,平均用电量只有传统吊扇的1/3、减碳达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