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婴幼儿特应性皮炎 第一届特应性皮炎综合管理高峰论坛开幕
北京青年报记者7月23日了解到,为了助力特应性皮炎科学化和系统化疾病管理、倡导多学科共同关爱婴幼儿特应性皮炎患者,晖致医药在上海召开“薄嫩皮肤,用爱首护”第一届特应性皮炎综合管理高峰论坛。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患者往往有剧烈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方式改变和环境变化,我国特应性皮炎患病率近十年来持续升高,其中儿童和婴幼儿患病率显著高于成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张建中教授表示:“特应性皮炎通常初发于婴儿期,1岁前发病者约占全部患者的50%。因此,一旦发现孩子尤其是2岁以下婴幼儿出现剧烈瘙痒、皮疹反复发作和睡眠障碍等症状,家长应该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否则特应性皮炎不仅会严重影响患儿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而且有可能因延误治疗引发更严重的特应性共病。”
尽管临床上特应性皮炎的诊断与治疗并不困难,但是由于婴幼儿的皮肤屏障功能薄弱、无法准确表达症状和需求,而“新手”家长又缺乏婴幼儿照护经验,导致婴幼儿特应性皮炎有很多治疗误区:有的家长对疾病认知不到位,盲目追求根治疾病,缺乏疾病长期管理意识;有的家长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患儿的症状缓解之后立即停止用药;有的家长过分相信网络平台上的经验分享或仅凭自身经验用药,患儿薄嫩的皮肤屏障反复受损、无法得到修复。
张建中教授强调,特应性皮炎易反复发作,并且一次比一次更严重,患者需要坚持长期维持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家长不要随便给患儿停药、减药或不规律用药。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规范治疗,才能使患儿的皮肤状况、生活质量得到长期有效改善。
此外,特应性皮炎患者经常合并多系统共病,不仅包括过敏性共病,比如各种皮肤疾病、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哮喘、嗜酸性食管炎等,而且包括其他系统的症状如皮肤感染、心血管代谢性疾病、身心疾病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郭胤仕教授表示,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所致。“特应性皮炎不仅仅是一种皮肤病。有研究发现,婴儿或儿童早期出现的某种特应性反应症状常常预示着未来其他特应性疾病的发生。因此,特应性皮炎的护理和治疗越早启动、患者获益越大。”特应性皮炎患儿家长往往在诊疗过程中走弯路,无论是发病初期不重视,还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都容易导致贻误病情、影响预后效果。
与成人相比,儿童和婴幼儿特应性皮炎在皮损分布、皮损类型、用药选择和预防护理方面也有明显不同。张建中教授表示,以吡美莫司乳膏为代表的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是治疗特应性皮炎重要的抗炎药物。对比外用糖皮质激素,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长期使用不会引起皮肤屏障破坏、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而且吡美莫司乳膏治疗6周可有效改善既往激素应用后的皮肤萎缩。“目前,吡美莫司乳膏在中国已经获批适用于无免疫受损的3个月及3个月以上轻度至中度特应性皮炎患者,成为中国首个且唯一获批的婴幼儿特应性皮炎外用非激素类药物。”
“近期全国普遍高温,婴幼儿薄嫩脆弱的皮肤屏障可能会随着汗液增多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郭胤仕教授提醒,家长在遵从医嘱坚持药物治疗的同时,更需注意日常护理。选择宽松透气衣物,远离过敏原,控制洗浴温度和时间,并选择合适的保湿润肤剂足量多次使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