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杂粮全非基改 大受加工业者青睐

台湾区杂粮基金会充当桥梁,连结产销,契作社场等主体26日交流心得。(许素惠摄)

国产大豆品质不错,而且都是非基改,渐受在地加工业者青睐。(许素惠摄)

国产大豆被加成工各行各业养生产品。(许素惠摄)

台湾区杂粮发展基金会充当桥梁,连结产销,加上每公顷2万元的绿色补贴,大大提高农民种植意愿,全国面积已增加到近2万公顷,合作社场等契作主体26日下午交流,提升消费者对国产杂粮非基改等识别度,成为产销共同目标。

杂粮基金会统整全国各地合作社场、农人等为杂粮契作主体,成为各加工业者供货来源,稳定货源,保障价格,期让产销双赢。

该基金会董事长林源泉不讳言初始较辛苦,但等到生产及加工需求都达到规模时,产销的串联关系会更紧密。

西螺豆农蔡财兴也鼓舞大家要有信心,因为相关部门积极协助找通路,如果有豆,适时调降价格,激励加工业者多用国产,也会带动买气。

云林县精致农业生产合作社主席张信富建议政府,协助开发国产杂粮在地故事与品牌,俾与进口区分。

屏东县崁顶乡农会总干事郭纮玮主张,只要品质顾好,不怕卖不到好价钱,例如该农会和农民契作的大豆,种籽和采收成本都是该会负担,每公斤价格45元。

大家热烈交流讨论后获得共识,包括将产品标准化,俾在价格合理下能相互支援供货,尽量朝有机或产销履历生产,更能受加工业者青睐,并将相关资讯公开,以增强消费者对国产杂粮的识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