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府参谋组织型塑中日战争
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本报资料照片)
战争、制度与思想《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国府高层参谋机构一是负责国防计划的参谋本部,一是负责军令的军委会,两机构合组有如日德参谋本部。卢沟桥事变起,蒋中正向前线发出很多电报指示机宜,他对中央军事机构发出的第一则命令,就是经军委会办公厅主任徐永昌转给参谋总长程潜,其后诸多透过参谋本部的部署指令,即是运用参谋组织应付外来威胁。梳理国府高层参谋组织(参谋本部、军委会和后来改组的军委会第一部)在中日战争之初的主要作用,概有四点。
第一,协助蒋中正的指挥。参谋总长程潜等高层参谋经过讨论规划,提供蒋中正有关调动军队的诸多建议。军政部长何应钦召集军方高层每日开会,出席者除军政部高级人员,还有参谋本部的参谋总长程潜、次长熊斌、厅长龚浩与徐祖诒、处长尹呈辅、科长罗泽闿、军委会办公厅主任徐永昌与副主任刘光等人,共同讨论敌情、战略、动员、弹药、后勤、防御工事、部署细节等诸多事宜。蒋中正固然为亲力亲为的最高统帅,背后参谋群在其大方向指示下,协助筹划全盘战局,作出细部规划与部署,并付诸实践。战事转烈之际,参谋群分赴前线主持或参划军事。程潜后来出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指导华北全盘战局;参谋本部主管作战的第一厅成员支援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投入中日间第一场大会战淞沪会战;参谋本部厅长徐祖诒后来成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参谋长,获高度评价,为台儿庄胜利之功臣。
第二,扩大军事核心,统合军令权。开战半年间,军委会一度改组为大本营,未几改回军委会并予扩充,组织与人事基础奠基于战前的发展。军委会参谋总长以参谋本部参谋总长程潜出任,副参谋总长为桂系要角白崇禧,第一部系主要作战机构,部长为桂系黄绍竑。参谋本部仍然存在,主要人员进入军委会第一部工作,如第一厅厅长龚浩转任第一部作战组组长,第二厅厅长徐祖诒转任情报组组长。国府主要军系为中央军、西北军、晋绥军、桂军,西北军领袖冯玉祥、晋绥军领袖阎锡山已于战前纳入中央,任军委会副委员长,此际纳入桂军要人,可以避免载沣、袁世凯缩小军事核心之弊害,统合地方主要军系。
第三,指引开战过程。蒋中正战时的军事部署,建基于战前参谋本部国防作战计划。战前计划预定在开战之初,华北宋哲元部就地抵抗,在河南的中央军刘峙集团开进华北增援,占领阵地,示以决心,以战逼和。如若战事扩大,则主动进攻,与日军决战、会战;如若战况不利,便改采持久战,节节固守,逐步消耗敌人。或谓卢沟桥事件以来,蒋中正临机应变,初始欲以进为退,局部解决,平津失陷以后才开始全面备战。若依战前计划脉络来看,蒋在七七之始便开始派兵北上,部署军队,准备全面战争。他的部署变中有常,其对日和战考量、予地方军系压力,与部队推进并行不悖,有战前计划的基础,并非临机应变。上海方面,战前国防计划规划战端一启,全力扑灭在上海之敌军,沿江海阻止敌之上陆,如若战况不利,便逐步后退,坚守预设阵地,拱卫首都南京。实际上,蒋亦如战前计划,主动进攻上海日军。学界争论的轴线移转说,认为国军主动挑起淞沪大战,使日军作战线由北向南转为由东向西;实际上在淞沪开战前,大多部队皆依战前作战计划往华北集结,主战场在华北,淞沪的主动攻击系攻势防御的一环,战事愈趋紧张时,方才逐步转移原定赴华北的部队到上海。随着华北战事崩溃而淞沪战况吃紧,蒋决定引敌南下,将主战场从华北转到上海,至是方脱离战前国防作战计划的规划,淞沪成为全国战争核心。
第四,左右战争走向。过去常认为国军对日采「空间换取时间」,不争一城一地得失。实际上战前计划系国军推进至第一线强力抵抗,争取重要城市或防线,非轻微抵抗后撤至后方。中日开战后一直到日美开战前,国军持续按此攻势防御战法,对战争全局有深远影响。从中国脉络言之,其正面效果至少有四:(一)攻势防御,往往藉投入中央军带动地方军系,促使纷杂的中国军队得以凝聚抗敌。(二)藉地区性决战,延烧战火于大城市,扩大宣传,激起中国民族主义,俾政府动员人力物力。(三)使国际看到中国政府对这场战争的执着,促成国际同情与支援。(四)日军为击退国军,不断扩大战面,无法安稳占领夺取的地域,消耗战争资源,迫其不得不向东南亚发展,为太平洋战争爆发的远因之一。负面结果,也至少有四:(一)大幅消耗国军战力,影响政府的国家治理与对外谈判筹码。(二)部分会战由中央军打头阵,或成为日军主要目标,军力消耗加剧,中央与地方力量消长,导致居首的桂系在战后得以与中央分庭抗礼。(三)国军主动攻击优势日军力不从心,统帅部的规划与基层部队能力形成落差,阳奉阴违、假战报大行其道,中央对全国部队或战局的掌握能力未能提升(甚或下降),对战后国共内战军事行动有致命性影响。(四)为整补残破国军,严重消耗国家资源,加剧对民间的攫取,形成反政府言论与行动的温床。当然,上述正负面结果,不是攻势防御单一原因促成,但战略战术引领战争全局,其作用应不容轻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