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进博会推动合作开放获世界点赞
在新冠肺炎疫情特殊之年,第三届进博会在黄浦江畔落下帷幕。“含金量”十足的成绩单显示,各方合作意愿热度不减,一年累计意向成交726.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1%。不仅“进博会磁力”丝毫未减,更体现了中国开放包容、创新引领、互利共赢的合作意愿,为疫情之下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带来希望。
点亮全球经济希望
“中国领导人正在一边防控新冠病毒,一边举办着进博会,这是他们为振兴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做的最新努力,而美国和欧洲正为新一轮的感染激增苦苦挣扎。”美联社针对本届进博会如此评价。
进博会的如期举办,离不开中国经济的强大修复力。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中国将是疫情冲击下今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肯尼亚广播公司网站发表评论称,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局势完全不同的是,中国将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标志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恢复正常。
除此之外,中国对疫情的有效防控也一直在为进博会保驾护航。境外输入和冷链食品成为疫情险情产生的关键环节,国务院11月9日发表方案称,对进口冷链食品实现全流程闭环管控可追溯。
“进博会展示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开展经贸活动的新模式。”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尹正说,“不同的经济主体在这里加强交流与合作,为世界经济发展拓展新空间。”
进博会上,参展商们手拿“入场券”,为中国经济投下一张张信任票。各国企业管理人员称第三届进博会为经济复苏带来信心。
马来西亚《星报》报道称,米其林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伟书杰表示,在一月底疫情暴发时,公司内专业人士就毫不犹豫地决定参加进博会。他说:“大流行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像进博会这样的平台对帮助经济复苏和恢复人们的信心很重要。”
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认为,中国克服困难如期举办第三届进博会,对当前推动经济复苏具有重要意义。
互通世界经贸合作
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不仅讲述中国故事,而且正搭建世界桥梁。
进博会的开放,实实在在。在进博会“惠全球”理念下,世界没有“被遗忘的角落”。进博会平台为最不发达国家参展商提供免费标摊、免费运输展品服务、举办专场供需对接会,南苏丹手工艺品、巴拿马菠萝、卢旺达辣椒、马达加斯加深海大龙虾……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特色产品通过进博会牵“红”线,走进中国大市场。
“进博会将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介绍给中国和全世界的企业,给它们带来融入全球贸易体系的机会。”世贸组织新闻发言人基思・罗克韦尔对此高度评价。“进博会是中小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绝佳平台。”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合设机构国际贸易中心执行主任阿兰查・冈萨雷斯说。
进博会已经成为全球贸易的引力场。西门子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赫尔曼表示,今年中国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进博会的意义也更为特殊。“它切实传递着中国推动进一步开放,打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决心,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称,中国作为世界表现最好的经济体,为各国搭建了进博会这一全球顶级经贸推介平台,塞尔维亚有幸连续三年参展,中国投资者也近年踊跃来塞投资兴业。
共筑全球互利共赢平台
“经过3年发展,进博会让展品变商品、让展商变投资商,交流创意和理念,联通中国和世界,成为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四大平台,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指明进博会的重要作用。
进博会的意义早已超越单纯的进口商品展,其在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等方面的平台作用日益凸显。
首届进博会上“越办越好”的承诺,如今已经达成,“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这也是无数参展商克服困难来参展的最强动力。
从全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由40条减到33条,到自由贸易试验区由18个增至21个;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到深圳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实施方案发布,是中国扩大开放的充分体现。
“收获比预想更大”“从展商变投资商”“明年100%会再参加”……截至目前,已有数百家企业报名签约参展第四届进博会。第三届进博会的成功举办充分表明了各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团结合作共筑共赢平台将是必然选择。
“中国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承诺,将不仅限于举办一两次展会,而会转化为持续的进程。这是非常积极的成果。”世贸组织前总干事阿泽维多高度肯定中国推动开放合作的不懈努力。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从开放中国市场到推动全球合作开放,进博会正在与世界各国共筑互利共赢的新平台,阐释中国与各方携手前行的真诚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