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打房者”:只要有得买 什么都不挑
无房者,在本轮深圳新房热潮中被给予了优先选房的资格,但许多无房者面对动辄千万的“刚需房”,也只能望洋兴叹。
“最近我加了四五个深圳楼市打新群,几乎没有看到有人讨论新房朝向、楼层、户型实用性等问题,都是打中即可,什么都不挑。”已经连续打了5个新盘的李熙(化名)终于成功打中一个新盘,“如今在深圳买房,怎么会变成这样?“
只要有得买,什么都不挑
热度极高的华润城润玺1期选房终于落下帷幕,此次新盘主推100至200平方米,均价高达13.1万元/平方米,但由于与周边二手房存在接近每平方米3万至4万的差距,还是吸引了9687名无房客户,他们为此付出的第一个代价是,每人冻结350万元的诚意登记保证金。
李熙很是幸运,他入围了600名以内的名单。来深圳工作近10年的他,诚意金和首付都是自己的积蓄和来自父母的帮忙。说到这,他不仅感觉到自己的幸运,也感到很“奇怪”:“我还好有家里人帮忙,你说千万的豪宅卖给无房的刚需,光靠自己在深圳工作收入,有几个人能实现?当前购买首套房的购房者不一定是真刚需。”
(受访者提供)
说起自己的打新看房经历,李熙觉得更“奇怪”:现在的新房项目实用率越来越低, 100平方米左右的房源只能做三室一厅一卫,得房率很低。而且房子还越盖越高,四五十层的超高层住宅现在比比皆是。
“不管怎么样,楼层、户型这些买房指标在价格差面前显得微不足道。”李熙向记者展示手机里好几个打新群,里面几乎没有人关注房子本身的质量,“我在选房现场听到最多的是这么一句话——无论剩下什么楼层、户型,只要有得买,什么都不挑。打新族的直接诉求是期待现有房价至少能翻倍。”
“就算什么也不挑,准备诚意登记保证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最近新房扎堆入市,有时候这边还没解冻,那边新盘又来了,根本来不及。”李熙说道。
为了万无一失,另一名打算置换的购房者陈成(化名)正在想方设法将手中的那套房腾挪出去,“很快我也是无房客户了。”
“之前有一些中介劝我找人代持打新,自己去置换二手房,毕竟二手房可以尽快入住,新房还要等待很长一段时间。”陈成说,“但我还是担心风险,不敢这么做。”
这时,房产代持这种存在巨大风险的现象再次进入视野。一名金融公司的经理告诉记者,如果急于在最近这段“新房潮”内打新,现在市场上还有人可以帮忙操作“房屋代持”,即购房双方签订房产代持协议(即借名买房合同)。更有中介人士对记者表示,现在深圳市场上的“代持”名额价格已经很高,热点新盘的代持价格甚至达到“六位数”。
房产代持,指的是房产的所有权人将自己的房产登记在他人名下,由他人代为持有,即权利证书上登记的所有权人并非真正的产权人,仅为名义上挂名的权利人。房产代持是买房人被限购或限制贷款时常用的一种对策,虽然当时可能能够顺利购买房产,但其中的法律风险不容小觑。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房屋代持”不能只是看到投资炒房,看到房价上涨的结果,如果后续房子卖不掉,或者引起被借名购房的人一些其它损失,就会导致很多问题和矛盾,而且对于这种纠纷,各地判决结果不同。对于想利用这种方式购房的人来说,“不要觉得自己有办法去掌控一切。”
“715”楼市调控新政后的四个多月来,深圳楼市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新房打新高温不退,二手房业主挂牌价格居高不下导致成交量腰斩。新政下部分人失去了房票,还有一部分人则屈于二手房高昂税费的威压,在这些背景下, 8至10月这3个月新市场成交量连破4000套/月。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撰文指出,房地产调控是城市治理的一面镜子。近期,深圳在楼市调控上下了很多功夫,但远远谈不上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制大过治理。比如,像单价13万的楼盘,是刚需盘吗?哪个无房户买得起?办公室出了政策,还要持续关注、实地调研,有没有落地、有没有漏洞,要不要补上漏洞。
同时,根据微观市场的变化,对不同类型需求做细分,并在政策上区别对待,保护真正的刚需、以重税抑制投机炒作。
就在11月28日,位于宝安的尖岗山壹号、领航城领秀花园两盘日光,而同一天开盘的坪山佳华领悦广场也接近清盘。而在29日,“网红区”光明的新盘又再度来袭,深圳年底的新房打新热,仍在持续中......
附:
新华社11月28日最新发声,抑制楼市“打新热”需要“硬核”举措。近来,部分城市楼市火爆,一些“网红”楼盘甚至出现“万人抢房”“众筹打新”现象。“打新热”背后,新房、二手房价格“双轨套利”浮现,楼市调控问题再次引起关注。坚持“房住不炒”,保障供给必不可少。近年来一些地方多措并举,如提出长期住房保障计划,停止商务公寓审批,推进低价公共住房建设等。这些措施需加快落地步伐。然而,“打新热”现象警示,增加供给、新房限价之外,楼市调控还有很多事要做,比如更多地关注住房流向,加强对持有环节的调控,让税收杠杆发挥更大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房地产税制度,通过市场化手段抑制投资投机行为,或许能收釜底抽薪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