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2024是西瓜效应还是钟摆效应?(刘性仁)

民进党九合一选举失利后,总统蔡英文(左)偕同党秘书长林锡耀(右)召开选后记者会,蔡宣布辞去党主席,林则是首度透露,民进党有网军侧翼。(中时资料照/郭吉铨摄)

这次地方性选举在选情普遍冷的情况下,加上天气湿凉,使投票率创新低,最终六都与各县市的平均投票率仅61.22%。其中特别年轻人在无力且无奈情况下投票率未如预期,再加上疫情关系,此这次选举结果只能说是绿营输,不能说是蓝营赢,2024究竟会产生西瓜效应或是钟摆效应?尚难定论。

选举的结果6都、15县市首长中,国民党赢得了4都(北北桃中)、9县市,民进党则仅剩下2都(南高)、3县,民众党则由高虹安赢下新竹市,这是民众党赢得的第一场县市长选举,也是主席柯文哲的故乡及2024柯文哲若要选总统的出发点;而苗栗县则由无党籍钟东锦胜出,金门县则由无党籍前县长陈福海打败现任杨镇梧。至于嘉义市长选举则因无党籍候选人黄绍聪病逝,延至12月18日举行。

尽管各个政党都强力动员,但直辖市长投票率59.86%,县市长投票64.20%,都比上次减少。总体来说,民进党在县市首长只获得2都、3县,创下历史新低,且民进党胜选县市之票数领先幅度也大幅缩水;民进党获得总票数仅获得474万票,是有史以来新低,虽然投票率不高,但仍显出民进党的警讯,究竟败选谁是战犯?甚么是败选主因?值得探讨。

从2022选举经验来看,地方派系形成的原因与选举制度、政党体系、政党结构及社会环境都有关系。派系是一个具有冲突性的政治团体,它不是法人组织,派系的成员通常是由领袖选择而来,而其中维持派系之间最主要的连结点是利益。利益是派系维系最主要的原因。派系的领导人由于有足够的资源可以做分配,而派系的追随者,常常也因为能够获取更高的利益而而展现出他们的忠诚。因此,极大化个人利益是派系之间的运作法则,派系之间的斗争常常是一种零和赛局理论。一般来说,越基层的选举,地方派系的影响力就越大,而层级越高的选举,地方派系相对的影响性就越小。

从 2022年九合一地方选举结果观察,都会地区的派系力量已经逐渐消褪,而在传统农业县市派系还是有些许的影响力。当派系完全主导个别候选人的选战布局后,不同的思维与战术布局就无法进入到候选人团队。选民看不到破釜沉舟一定要赢的决心,而看到坐地分赃,那么观感会十分的不好。

民进党在年轻族群支持度上,一向是无往不利,但是2022年九合一大选踢到铁板,民进党推出的候选人未获年轻人青睐,选情冷、投票率低,18岁公民权入宪的公民复决案未获过,民进党机关算尽,2024年的总统大选,恐将少掉50万年轻选票。

一、绿营败选原因探讨

对于这次选举的结果,民进党蔡英文主席辞职,引发后蔡英文时期权力竞逐的观察点,代理主席陈其迈的角色与立场备受外界关注。针对此次选举的结果,绿营不团结、缺乏选战主轴、政绩与防疫不佳、抗中保台失效、网军引发反感等都是败选原因。

民进党必须虚心检讨,民进党此次选情与整体政绩不佳、从口罩、疫苗到防疫都引发外界诟病、民进党网军不受控制,任意出征党内意见不同者与社会人士,使民进党失去民主,变成一言堂;民进党整体选战没有一个明确的主轴能够打动人心;党中央征召不顾地方意见、林智坚论文案引发外溢效应;周玉蔻失去理智疯狂乱咬;得罪郭台铭与慈济等替台湾采购疫苗的英雄,民进党内部各怀鬼胎,蔡赖心结浮上台面;抗中保台无法成为选战主轴,失效使得抗中无法转化成选票;青年选票及热爱稳定和平的选票离民进党远去;猛打柯文哲和高虹安,蓝营两女将王鸿薇、徐巧芯皆有所本的质疑;这些都是造成民进党败选的原因,选民对蔡英文政府投下不信任票,也对民进党的「蔡系」投下反对票。

「讨厌民进党」的狂潮再度席卷,给了民进党无情的当头棒喝。从这次地方县市首长的结果来看,候选人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也显现出选民自主性,形象清新且年轻的候选人较为吃香,传统型政治人物颇为吃亏。

二、蓝营2024大选的隐忧

国民党虽然赢得选举,但直辖市和县市长得票率50.03%,总得票数反而少了40余万;国民党政党支持度方面反而落后。这次选举对国民党来说,最怕又是骄兵轻敌,内斗内行、私心盘算,蓝营应避免产生钟摆效应,继续以成绩争取选民的认同,改革不能停止。

国民党囊括13县市执政权取得胜利,让支持者对2024年能否重返中央执政,增添不少信心;但未来如何撕掉亲中标签、在对美及对日关系上如何突破,争取各界支持;并以蓝白之间的竞合,仍备受考验。

根据以往前车之鉴,为避免2018年国民党为了总统人选纷扰不堪,造成内部的不团结,在重返执政是党内唯一最大目标的前提下,党内大咖、有意争取者,都应坐下来好好谈,订出完善的初选制度,选出最合适人选,毕竟支持者绝不想看到党内互打的戏码。

三、2024中央选举,究竟是钟摆效应还是西瓜效应?

有关选举的连动性,一般有所谓的钟摆效应与西瓜效应,这两个效应并非绝对性一定会有怎样的结果。钟摆效应指的是选民心理的常见现象,指当某党在一次选举中大胜后,大败的阵营较易在下一次选举收复失地,就如钟摆向左摆后便会向右,循环不息,这主要是出于人民不想一党持续独大的表现,钟摆效应为选民居于补偿心态,将选票投给上次选举失利的候选人。而西瓜效应,或称依偎效应。指趋炎附势,基于自身利益,向势力强大或局势较有利一方倒戈的情况,贬义即称为墙头草、骑墙派。这两个效应正好呈现不同的情况。

2024总统大选究竟会发生西瓜效应还是钟摆效应?这便需要观察与预测选民的选举行为,2024年总统选举人选因素是第一重要、政党因素与政策因素也很重要,特别是中央选举,包括总统与立委选举,国家定位与两岸关系常常扮演极为重要的因素,外部势力及两岸情势自然成为左右选战的关键因素。

对于民进党来说,2024有利的地方在于执政优势、政党较为团结与抗中保台对年轻人及中间选民有吸引力;而国民党首先要处理内部人事问题、谁最后出线、面对国民党内各种路线及派系的不同,缺乏利益与资源将他们整合起来,在没有执政优势的情况下,两岸牌也不再享有优势,在外部势力及民主阵线刻意支持民进党的情况下,在中美关系恶化下对国民党总统大选甚为不利。

至于立委选举要分开来看,目前台湾采取单一选区两票制,整体来说,区域立委看候选人本身条件,国民党不见得会输,但在政党票,显然国民党的政党形象有赖提升,因此如果区域选举国民党选得不好,可想而知,国民党在立委选举不容乐观,再加上台湾民众党和新党及无党籍地分票与抢票,总体来说,形势确实对国民党较为不利。

因此,2024年蓝军总统大选候选人选,若是高人气的侯友宜与郭台铭或卢秀燕搭配,或许可以和民进党的赖清德与郑文灿有一拚的实力;如果国民党又是靠内斗及放话,提出不是最优秀的候选人,那么2024年谁会胜利?还很难说,故2024无论是中央总统或立委选举,涉及到两岸关系与国家认同,民进党显然更会操作抗中保台,以挑起民间对于中国的恐惧与敌意。

据媒体报导,败选后民进党内各大派系,除了英系、苏系尚未表态,新系、正国会、涌言会、绿色友谊、新活水系统,都已经西瓜偎大边靠到赖清德那边去,美国也对赖清德抱持很大的兴趣,务实台独工作者德赖清德是否会挑起中美和两岸关系的矛盾,值得后续观察。

至于究竟是蓝白合还是分?必须在2024年前定调;2022地方选举,蓝白高层从未针对是否合作、坐下来谈,但若2024蓝白仍不谈,那绿营就有很大的机会从中得利,这对要重返执政的国民党,绝对是很不利的状况。

四、台湾政治瞬息万变,2024犯错少即获胜

总之,胜选什么都是对的,败选什么都是错的,国民党胜利但有隐忧;民进党败选也有收获之处,从辩证的角度来看,蔡英文、林智坚、陈时中、苏贞昌、柯建铭、周玉蔻等都是祸首,而国民党犯错较少,才有今日的结果。

2022年在国际关系与两岸环境的变化下,「抗中保台」已经渐渐失去效用;台湾选民期待的是既能维持两岸和平,又不至于造成两岸紧张,即零和对峙局面,台湾不是乌克兰,必须要有自己的主导性与主体性,亲美和陆友日应当 是同时进行,且尽量不要出现矛盾情况。

2024年总统大选,在蓝绿白可能三角督的情况下,倘若国、民两党总统候选人均能维持一定实力,那么第三势力柯文哲想要当选的机会就会变得很低;2024总统大选势必要蓝白合作,才不会让民进党渔翁得利,但蓝白合作过程中应避免被见缝插针,两党之间又应该怎么谈?牵扯到实力与现实利益,因此蓝白谋合的挑战正要开始。

民进党当局执政负担是最大的隐忧,政绩容易变成攻击目标。此外民进党候选人自身的负面新闻与争议往往也会冲击选情。民众党和国民党是否仍然能分进合击,合力缩小民进党政治版图有待观察。

因此,地方选举里的候选人因素更为重要。当候选人都是这几张老面孔,政党又无法以鲜明的议题设定领导这场选举,就将失去号召中间与年轻选民投票的机会。2022投票结果显示,选民喜欢年轻变化,陆战与空战同样重要。而郭台铭始终是总统大选中常被点到名具影响力的商人,他的未来动向也值得观察。2024究竟是西瓜效应还是钟摆效应?尚难定论。(作者为中国文化大学国发大陆所副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