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等政府节能减碳 企业等到被淘汰(王丽莎)

碳定价影响各国政策及公司决策,此政策将会是创造市场最大利基的推动机制,台湾要碳中和,非排放交易市场才能有效协助企业以自身的力量对应国际潮流。图/新华社

美国野火四处延烧、欧洲百年大水灾再加上疫情全球肆虐,气候变迁对各国各地造成的严峻考验,让减碳、绿能、ESG已然成为全球最关注的发展焦点。以往在产官学界好像只停留在倡议转型的各种绿能概念,也在各国政府纷纷祭出比如2023年欧盟课征碳关税、2030年的各国减碳目标、2050年要实现碳中和等实质措施之后,变成所有企业和厂商不管主动或是被动都必须走向绿能,否则很快就会被淘汰的转型压力。可是在这一波即将到来的调整转型之中,台湾又有多少厂商已经做好准备?或者该问,我们政府的政策和配套已经跟上了吗?

工总日前发布了2021年的白皮书,当中就直指台湾能源政策背后潜藏的许多风险。撇除像今年5月两次无预警的跳电这种,供电系统与供电网路的基础设施与人为问题,台湾目前最迫切也最棘手的,就是对石化能源发电的高度依赖,以及石化能源发电背后所产生的大量「碳排放」。如同上面所提,欧盟2023年开始就要课征碳关税,对于想要出口产品到欧盟的台湾企业来说,不管想或不想,只要留在台湾发展、用到台湾的电,就是会有一定比例的碳排成本,躲都躲不掉。

欧盟目前的解决方式,就是有许多国家将核能发电这个相对干净的能源,列入绿色能源的范围,并且用来取代高碳排的燃煤、燃气等等能源生产。然而在台湾2025年非核家园,以及涉及核电厂的安全性、核废料存放等社会正义的问题之下,纵使政府有意提高绿色的再生能源、替代能源比例,我们对石化能源的依赖短期之内似乎没有可能降低。

苹果去年发出一份公告,宣告在2030年,旗下所有的制造、业务以及上下游供应链都要实现「碳中和」。当一个影响力像苹果这么大的跨国企业发出这样的宣言,就不只是一个倡议环保、呼吁绿能的口号而已,而是实际影响到所有相关概念产业生态的要求。

《商业周刊》曾对台湾的200家企业主或高阶经理人做问卷调查发现,有15%的企业已经有所警觉,所以自己拟定了相关计划。25%的企业已经被预告或是被要求要开始进行减碳工作的准备,这就包括盘点企业内部的碳排放、碳足迹,并要如何实现未来能够碳中和的营运计划。然而剩余60%的企业却是对此毫无头绪。而且有超过60%的企业在进行碳中和转型时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根本不知道怎么算自己的碳排放,而且有过半企业认为「政府提供的辅导与补贴政策不够」。可是说句比较现实的话,如果现在还要等政府或是有人来跟你说,应该要转型而且应该怎么转型的企业,大概都会跟不上这波转型的压力,到时就很有可能被淘汰。

想要跟上世界的潮流,并往下一波更环保、更永续的经营方式迈进;更实际的是,想要继续在这个市场上立足的话,还等着政府帮忙想出解决办法,恐怕只是缓不济急。(作者为口译工作者)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