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对话」要互信基础 「交流」需善意措施(邓岱贤)

民进党总统当选人赖清德必须要彻底改变,毕竟两岸「对话」要互信基础 ,「交流」需善意措施。(图/资料照)

民主进步党籍总统当选人赖清德在1月13日当选之夜,针对未来两岸走向表示:在对等尊严前提下,会采取用「交流取代围堵,对话取代对抗」,自信地和中国展开交流合作,增进两岸人民的福祉,达到和平共荣的目标」。赖清德说得很好,但要实际做到,就必须要彻底改变,毕竟「对话」要互信基础 「交流」需善意措施!

首先,就「对话」而言,自2016年5月20日民进党执政后,由于坚决不承认「九二共识」,再加上仍然执行「台独党纲」,被中国大陆认为是破坏两岸政治互信基础,使得双方关系恶化,「对话」管道中断,包括海基、海协两会联系中止、陆委会与国台办建立电话热线中断、已签署并实施的21项(已签署23项协议,21项协议生效实施,2项未生效)协议执行亦不顺畅。

过去在2008至2016年中国国民党执政时期,两岸对话的基础是「九二共识」,而过去7年多执政的民进党不承认「九二共识」,又找不到与大陆「对话」的互信基础,导致两岸关系陷于紧张状态。如果在今年5月20日赖清德就职后,仍然走当前的民进党路线,那双方「对话」根本不可能实现!

另一方面,民进党若仍坚持「台独党纲」,那双方「对话」也根本行不通。中国大陆于2005年3月14日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在三种情况下,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成」,包括:「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发生将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以及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

「台独党纲」明显地会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与「反分裂国家法」根本水火不容,若民进党仍坚持「台独党纲」,再加上赖清德说自己是「务实的台独工作者」,这些如果在赖清德就职后没有彻底改变,那两岸怎么会有重启「对话」的可能性!

其次,就「交流」而言,由于过去几年因COVID-19疫情缘故,民进党政府对两岸交流采取许多限制性措施,包括航班、航点的减少(疫情期间仅剩北京、上海、厦门与成都)、人员往来的限制、尤其是大陆参访团申请来台,几乎都以没有必要性与急迫性为由而不予核准!

如今疫情已趋缓,目前民进党政府的两岸交流限制性措施仍然没有取消,如果赖清德就职后,继续遵循当前民进党政府的路线,没有释出善意措施,恢复疫情前的交流水准,那双方如何能以「交流取代围堵」!

总而言之,赖清德总统当选人若真心要以「交流取代围堵,对话取代对抗」,就必须要在就职后,释出善意,恢复到疫情前、甚至在中国国民党执政时期的交流措施,那双方才有可能以「交流取代围堵」;另一方面,必须建立与大陆对话的互信基础,当前承认「九二共识」、放弃「台独党纲」是最佳的两岸互信基础,如果赖清德在就职后都做不到,只有尽快发挥大智慧,透过各种管道与大陆沟通,达成双方新的政治互信基础,如此两岸才有可能以「对话取代对抗」!

(作者为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