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九二共识」是统一前两岸互动最佳模式(邓岱贤)

「九二共识」的功能,非常符合当前两岸关系良性互动之需要与相关法律规范,既能维持尊严,又能兼顾发展。(本报资料照片)

选举将届,又传闻国民党要重新诠释「九二共识」,后经党主席朱立伦否认。其实,「九二共识」有其历史缘由,也有其基本定义,更因其能够顺畅两岸互通,没有另行赋予新意涵的空间和必要。

自1987年台湾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后,两岸衍生出许多需要公权力才能处理的事务。1992年10月在双方政府授权下,台湾「海基会」与大陆「海协会」在香港举行会谈与后续一系列函电往返后,达成以下共同尊重并接受的文字内容:「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双方同意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

有了上述文字内容作基础后,1993年4月27至29日,「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与「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于新加坡举行「辜汪会谈」,签署了四项协议,包括:「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两岸挂号函件查询、补偿事宜协议」、「两会联系与会谈制度协议」,以及「辜汪会谈共同协议」。

上述那段文字内容在2000年被学者与媒体以「九二共识」来命名,并广为两岸各界使用。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执政后,海基、海协两会展开协商,在两会往来正式文件中就提到,以「九二共识」为两岸互信基础恢复协商,自此「九二共识」出现在两岸正式文件上,并在此基础之上,2008年至2016年海基、海协两会一共举行过11次会谈,签署23项协议。

「九二共识」内容与「中华民国宪法与增修条文」完全一致。根据「中华民国宪法与增修条文」、「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等相关法律规范,我方主张「一个中国」即中华民国,目前为「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分治状态,在相关法律的前言中有「为因应国家统一前之需要」,可见未来是要追求国家统一的。

众所皆知,当前两岸对于「一个中国」定义不同,大陆坚持「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则依相关法律定位「一个中国」就是「中华民国」,如果两岸因为要彻底解决这个议题,那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有结果,甚至有可能会因此爆发武力冲突,所以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搁置这项争议,让两岸能「务实协商」,开创「和平发展」新局,双方能「交流合作」,人民能「安居乐业」,企业能「永续经营」,这就是「九二共识」的功能,非常符合当前两岸关系良性互动之需要与相关法律规范,既能维持尊严,又能兼顾发展。

然而,自2016年5月民进党执政后,自始自终就不承认「九二共识」,被中国大陆认为是破坏两岸互信的基础,两岸海基、海协两会协商因此中断,双方在国际场域进行斗争,台湾丧失9个邦交国,也无法参加「世界卫生大会」(WHA)等国际组织所举办的活动。尤有甚者,这几年中国大陆经常派遣机舰在台湾附近海域通过,导致2021年5月号经济学人杂志称「台湾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

总而言之,「九二共识」是两岸和平发展与互信协商的基础,在当前仍能发挥稳定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要作用,台湾各界应该好好珍惜。最后,必须强调的是「九二共识」与「一国两制」完全不同,「一国两制」是大陆提出两岸统一后的政治制度,而「九二共识」是统一前两岸相处对待模式,两者不应混淆,刻意污名化「九二共识」更不应该!

(作者为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基金会秘书长)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